2003年5月26日,中国人接收了无国籍的达曼人,结束了他们200年没有国籍的生活,在领到中国国籍证件的时候,他们激动地泪流满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阴影下,生活着一群鲜为人知的族群——达曼人,他们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泊了200多年,没有国籍,没有归属,只能默默承受生活的艰辛。 然而2003年5月26日这一天,他们的命运迎来了转折,中国政府正式接纳他们为公民,那一刻,手握国籍证书的达曼人泪流满面,结束了两个多世纪的流浪岁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达曼人的故事,起源于18世纪末的一场战乱,当时,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部落试图扩张势力,觊觎西藏地区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他们派兵入侵,与清朝军队展开激烈交战。 乾隆皇帝下令反击,最终迫使廓尔喀人签订协议撤退,然而在撤退的混乱中,一支廓尔喀骑兵队伍与大部队失散,他们未能返回尼泊尔,而是滞留在西藏吉隆沟一带,从此成为了达曼人的祖先。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为他们后来的无国籍生活埋下了伏笔,滞留异乡的达曼人,凭借坚韧的意志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来。 他们的外貌与当地藏族人截然不同,深邃的眼窝、蓝色的眼眸和因高原紫外线而呈现的深棕色皮肤,让他们显得格外独特,然而这种独特性并未给他们带来优待,反而让他们在社会边缘挣扎了整整200年。 没有国籍,他们无法拥有土地,只能依靠打铁手艺或为他人干苦力维生,他们的住所简陋至极,有的只是破旧的帐篷,有的甚至住在牛羊圈旁。 孩子们生病时,缺乏医疗保障,只能听天由命;即便侥幸长大成人,也因没有身份证明而无法接受教育,文盲成为了族群的普遍命运。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数代,达曼人对归属的渴望却从未熄灭,他们曾多次向尼泊尔和中国提出加入国籍的请求,但都未能如愿。 直到2001年,一位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官员在民间走访时偶然发现了这个族群,他惊讶地发现,这群不到200人的小群体竟然是“全球的隐形居民”,没有任何国家承认他们的身份。 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政府关注,经过两年的调查与核实,相关部门确认了达曼人的历史渊源和生存现状,他们的祖先虽来自廓尔喀,但早已在吉隆沟扎根,与当地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达曼人渴望融入中国的愿望,也在这段时间里愈发强烈,2003年5月26日,成为达曼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经过国务院的慎重决定,这群漂泊了两百多年的族群终于被接纳为中国公民。 在吉隆镇新建的礼堂内,175名达曼人聚集在一起,当工作人员将一张张国籍证书交到他们手中时,许多人激动得泪流满面。 老人回忆起祖辈的苦难,年轻人憧憬着未来的希望,那一刻,他们不仅拿到了一纸证明,更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和尊严,200年的流浪岁月,就此画上句号。 获得国籍后,达曼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为他们修建了定居点,49户漂亮的房屋拔地而起,取名为“达曼村”。 村子里通了自来水和电,家家户户还配备了电视机,这些对普通人来说稀松平常的事物,对达曼人却是从未奢望过的幸福。 为了让孩子们摆脱文盲的宿命,国家将他们纳入了义务教育体系,学校建了起来,孩子们终于有机会走进课堂。 成年男子每年还能领取数千元的经济补助,政府还组织技能培训,将达曼人擅长的打铁手艺发扬光大,帮助他们找到谋生的新路子。 在与藏族群众的长期相处中,达曼人逐渐放弃了原有的语言,学会了藏语,成为中国公民后,他们的生活中又融入了新的元素,许多四川人来到吉隆沟工作,带来了川味的饮食文化和语言。 达曼人学会了四川口味的汉语,甚至开始尝试做川菜,餐桌上多了几分辣味,如今的达曼村已成为一处旅游景点,村口家家户户悬挂着五星红旗,这不仅是对国家感恩的表达,也是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见证。 他们终于从“中国的吉普赛人”变成了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对于达曼人的后代来说,国籍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他们的子女可以参军入伍,也可以进入国家机关工作。 巴桑就是其中一位年轻人,他在部队中凭借达曼人传承的生活经验,预测地质灾害、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国家的安全贡献力量,从无国籍的边缘族群到为国效力的一员,这种转变是达曼人几代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CCTV13——《有国才有家,是中国给我们的家》
看到一张2024年外籍嫁入中国的排名表。第一名和第二名符合印象,对于这两个国家
【15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