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名受伤小红军,藏在山洞,谁料,被当地民团堵住。民团头子嘿嘿冷笑,从

小博大史 2025-04-01 13:47:23

1934年,1名受伤小红军,藏在山洞,谁料,被当地民团堵住。民团头子嘿嘿冷笑,从红军身上搜出3块大洋,装进自己兜里,又举刀向小红军头上砍去。 1934年的一天,在重庆秀山县,2个红军战士,用担架抬着1个红军伤员,来到了丰田村。这村子地处偏僻,总共也没有几户人,很是隐蔽。 两人轻轻敲开一户人家,户主叫李木富,老实憨厚、家境贫寒,靠种地和裁缝手艺度日。当他得知,是要把红军伤员留在他家时,不由一惊。 因为本地民团,经常挨家挨户搜捕落单红军,如果发现与红军有牵连,是要砍头的。 可李木富看到伤员是个小红军,才十七八岁,脸色煞白、瘦骨嶙峋,不由心一软,咬牙答应下来。 为了安全,李木富把小红军藏在山上的山洞里,背来一大捆干草当被褥,隔些天送些食物。可还是被民团发现,将李木富与小红军堵在洞里。 民团头子嘿嘿冷笑,从小红军身上搜出3块大洋,装进自己兜里,又将小红军身上的衣服剥光,然后举刀向小红军头上砍去。 一直低头蹲在地上,一声不吭的李木富,终于忍不住了,只见他闷吼一声:“莫造孽啰!”然后,他眼睛发红道: “你们抢他的钱和衣服就够了,又要伤他性命,他还是个孩子,你们就积点阴德吧!就是不杀他,他受了重伤也活不长!” 民团头子一愣,看看站也站不起来的小红军,又想想平时还需要李木富给做衣服,再加上当时的人很迷信,就又将刀放下,悻悻地,扭头带人离开了。 小红军的右脚踝粉碎,现已化脓生蛆,如再不医治,必死无疑。李木富东借西凑借钱,给小红军抓药。 抓药次数多了,引起了药铺苏医生的怀疑,可当他得知,是给红军治病后,每次都多给药、少收钱。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小红军的伤渐渐不流血,也不那么疼了,他可以一点点挪动行走了。 一次,一连3天,李木富也没给送饭,小红军饥饿难忍,连滚带爬来到李木富家。 见李木富两口子面黄肌瘦,灶台上厚厚一层土,小红军不由内疚起来,心想:不能再拖累他们了! 小红军眼含热泪:“大叔大婶,我要走了,去找部队!”李木富强留不住,就给小红军做个简易拐杖,又在拐杖上挂个竹筒。 李木富擦一把眼泪:“这竹筒一路上可以盛饭舀水,你要是找不到部队,记着,一定再回来!”然后,将从邻居家借来的2块红苕,硬塞给小红军。 小红军“扑通”一声跪下,泪流满面:“大叔大婶,如果我以后还活着,一定回来看你们!”说完,邦邦邦连嗑3个响头,然后起身,一瘸一拐离去。 别看小红军年龄小,但却已是红军独立师的政委,名叫段苏权。他离开丰田村后,一路乞讨,几次差点丢掉性命,历经3年,终于找到部队。 当部队首长看到他时,又惊又喜:“我们都已经给你开过追悼会了,没想到你还活着!” 之后,段苏权继续转战沙场,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全国胜利后,将军特意回到重庆秀山县丰田村,几经辗转,找到了李木富,2人相拥而泣,老泪纵横。 当问到李木富老人有什么需要,老人说:“我没啥需要,就是希望能在村前的河上修一座桥。”将军立即用自己的工资,委托当地政府办理。 桥修好后,质量非常好,全部由水泥与鹅卵石混合而成,当地百姓都亲切地称它为“红军桥”,而将军养伤,住过的那个半月形山洞,则被命名为“红军洞”。 “红军桥”和“红军洞”,成为军民相扶相依,鱼水交融的见证! 正是因为,有无数个李木富、苏医生这样的老百姓,红军才有了战无不胜的根基;也正因为有段苏权这样信仰坚定,一心为国的红军,才有祖国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的今天! 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      

0 阅读:0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