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山西运城的高先生通过同程旅行平台购买了8月3日至11日北京往返东京的4张家庭机票,总价15113元。后因行程变动,高先生尝试改签机票,但误操作成“退票”,导致被扣除手续费14263元,仅退款850元。经多次投诉协调,平台最终退款5221元,但仍有近1万元未退还。高先生认为手续费过高,且航空公司称未收到订票和退票信息,引发争议。 同程旅行称扣费依据供应商政策,机票为“不退不改”类型,用户自主操作退票需按规则扣除全款。平台表示已尽力协调,退还未使用的税费5221元。 涉事航空公司称未收到高先生的订票和退票信息,并强调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的退改问题需联系平台处理。 高先生认为提前4个月退票,手续费占比94%明显过高,且页面提示“先退票后改签”存在误导性,操作流程设计不合理。高先生提供的购票记录显示,机票信息明确且已支付全款,但航空公司否认收到相关订单,引发公众对平台是否实际完成出票的质疑。若票务合同未成立,高额扣费可能涉及欺诈。网友反映,部分平台和航空公司在退改签中存在“霸王条款”,例如: 105000元机票仅退500元; 9000元机票扣6204元手续费,仅退税费。 专业律师指出,平台收取手续费需在合理范围内,94%的比例涉嫌过高,建议高先生向民航局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2024年,东航、南航等曾调整退改政策,降低手续费率,但第三方平台仍存在规则模糊、扣费标准不透明等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需进一步强化。 高先生仍在持续投诉,要求平台退还剩余款项。事件曝光后,舆论普遍支持其维权,并呼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航空公司官网购票,减少第三方平台风险; 仔细阅读条款,避免购买“不退不改”特价票; 确认行程后再下单,避免误操作。 此事件暴露了第三方票务平台规则不透明、手续费畸高及与航司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消费者在维权时需保留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或监管途径解决。行业监管亟待完善,以避免类似争议频发。
2025年2月27日,山西运城的高先生通过同程旅行平台购买了8月3日至11日北京
君旭和趣事
2025-04-01 13:13:50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