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知青马思德与农村姑娘李英相恋。马母死活不同意,扬手“啪”地一声,当众打了儿子一耳光,强行带儿子回城。谁料,15年后,马母找到李英哽咽道:“对不起!” 1974年,济南知青马思德初中毕业,去鲁西莘县插队落户。马思德等12名知青,被分派到王家楼大队。 他们与社员一起,投入到秋收劳动中,摘棉花、掰玉米、收黄豆,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疼,又黑又瘦。 这天,马思德太累了,坐船时,一不小心掉进河里。他不会水,扑腾几下,就沉了下去。 摆渡的李大爷一看,不顾年老体弱,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拼命将马思德拖上岸,将他背回家。 李大爷的孙女李英,比马思德大1岁,她跑前跑后照应,又找出珍藏的小半碗红糖,给他俩熬姜糖水驱寒。 马思德感激万分:这可是救了我一条命呀! 第2天,马思德倾其所有,去公社供销社,给李大爷买了2斤白酒、1斤红糖。 李大爷不收,要他把东西退回去。马思德放下就跑。 当晚,李英给马思德送去20张新摊的煎饼,和几个咸鸭蛋。 至此,李大爷一家有了好吃的,就会让李英去叫马思德,来家吃。 李英,个头高挑,凤眼灵动,两条大辫子长至腰部,是王家楼第一美。 见李英经常来找马思德,人们挤眉弄眼,说他俩处对象了。 李英听说后,把大辫子一甩,问马思德:“处对象就处对象,我不怕,你怕吗?” 马思德早就暗恋李英,见李英这么问,激动地脱口而出:“我也不怕,我早就喜欢你!” 李英一听,顿时羞红了脸,扭头就跑,两条大辫子在身后,欢快地跳跃。 为了能时时看到李英,马思德给李英画了一张铅笔素描,画得与李英一模一样! 马思德文静儒雅,多才多艺,人们都说他和李英是天生一对。 李英家人也都看好他俩,把马思德当姑爷一样看待。 1979年1月,马思德回家探亲,无意中,李英的画像被母亲看到。 马母随口夸道:“是你同学吧,长得挺漂亮。”见母亲夸奖,马思德就吐露实情,介绍了李英。 没想到,强势的马母大怒:“你怎么可以和农村姑娘恋爱?你不想返城了?”当时,知青与当地女孩结婚,是不允许返城的。 马母气势汹汹:“已经托好关系,再过2个月,你就可以返城,这不是添乱吗?而且,我已给你看好1门亲事!” 可马思德却说:“除了李英,我这辈子谁都不娶!”母子2人不欢而散。 当马思德返回王家楼,2个月后,果然接到公社知青办通知,他可以返城了,但他拖着不办手续。 只10多天时间,李英就瘦了一圈。她依偎着马思德,忧心忡忡:“咱们可怎么办呀?” “不管今后怎样,你永远记住我说的话:除了你,我这辈子谁都不娶!”马思德眼含热泪。 “除了你,我这辈子谁都不嫁!”李英也眼含热泪。2人抱头痛哭。 又过了2个月,见儿子没动静,马母带着几个亲戚,来到王家楼。 她扬手“啪”地一声,当众打了儿子1耳光,怒斥道:“我就是死,也不会让你娶农村姑娘!” 很快,马母替马思德办好手续,然后,叫人又拖又拽,将马思德带走。 马思德奋力扭回头,高喊:“英子,永远记住我说的那句话!” 李英泪眼婆娑,无助地望着远去的马思德,痛苦地点着头。 旁边的李大爷,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人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马思德回到济南,先在邮电局工作,后来考上电大,毕业又去了编辑部,此时,他已30岁。 见儿子不相亲、不处对象。马母道:“你对李英死心吧,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决不允许你娶农村姑娘!” 马思德一脸平静:“除了李英,这辈子我谁都不娶,宁愿打一辈子光棍。” 1994年,马思德36岁,已成为副总编,分到一套住房,可他依然孤身一人。 马母着急了,想和儿子好好谈谈,就来到马思德的住房。 一进屋,她惊呆了:屋子里都挂满了李英的画像! 马母哭了:“已经15年了,李英不会一直等你的!傻孩子,赶紧找个对象结婚吧,要不,我会后悔死!” “除了李英,这辈子我谁都不娶。”马思德平静而坚决。 第2天,马母就去了王家楼,一打听,李英居然至今未嫁! 马母长出一口气,立即找上门去,见李英憔悴、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被吹倒,内心颇为震动。 李英一眼认出马母,叫了声阿姨。 马母一把抓住李英,哽咽道:“对不起!请原谅我,求你跟我一起回济南吧!” 李英灰蒙蒙的目光,猛得亮了,身子一晃,激动地差点摔倒。 当李英,站在马思德面前时,马思德先是一愣,然后,一把抓住李英,失声痛哭,李英也哭,哭声震天,像两个委屈的孩子…… 1994年11月18日,马思德和李英,举行了隆重的婚礼。第二年,李英生下一个男孩,马母终于抱上孙子。 马母出于爱儿子、为儿子,将儿子的爱情横刀斩断,差点酿下梁祝悲剧,让人感叹、反思。 马思德与李英,各自信守承诺,为爱坚守15年,受尽相思之苦,最终苦尽甘来,赢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迟来的幸福,一定更加甜美!祝愿马思德与李英,今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幸福永远!
1979年,知青马思德与农村姑娘李英相恋。马母死活不同意,扬手“啪”地一声,当众
底层史观吖
2025-04-01 11:23:16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