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淮安,副校长“安排”残疾儿子进校文印室工作,结果副校长一退休,工作16年

凌统看趣 2025-04-01 10:25:08

近日江苏淮安,副校长“安排”残疾儿子进校文印室工作,结果副校长一退休,工作16年的儿子就遭辞退!学校:其父是副校长,属于照顾性质,没签合同!而法院的两次判决截然不同,引发热议! 信源:齐鲁壹点 2006年9月,正值开学季,学校的文印室忙得不可开交。老师们纷纷前来打印、复印教学资料,学生们也陆续递交各种报名表格。 文印室原本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但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作量,他们已是分身乏术。 一次校务会议上,副校长老陈提出:“咱们文印室人手不够,我看可以让小陈过来帮忙。”会议室里一片沉默,众人面面相觑。 小陈是老陈的独子,年幼时因病导致双腿残疾,行动不便。但他一直自强自立,不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 “可他行动……”有人低声嘀咕了一句。 老陈摆摆手,笑着说:“别小看他,小陈电脑操作熟练,排版、打印、复印这些活计都难不倒他。” 第二天,小陈坐着轮椅来到了文印室。工作人员有些担忧,但小陈微笑着向他们点头致意,很快熟悉了设备和流程。 起初,有些老师还是习惯性地想帮他拿文件或递材料,但他总是笑着谢绝,熟练地操作电脑,调整格式,排版打印,动作一气呵成,甚至比一些正式职员还要利索。 老陈向县残联申请协调,学校班子成员经过讨论,也一致同意这个安排。最终,小陈顺利进入学校文印室工作,工资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 最初几年,小陈的到来为学校解决了不小的问题。文印室的工作虽说不起眼,但却是学校日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从试卷的印制到通知的排版,每一张纸张的整理、打印,都离不开他的努力。他做事一丝不苟,从未出现过工作失误,甚至比一些普通职工更加认真。 时间匆匆流逝,16年过去了。 2022年2月,副校长老陈正式退休,而学校的领导班子也随之发生了变动。 新上任的校长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调整了部分教职工的工作安排。这时,一则通知突然传到小陈耳中——他被辞退了。 小陈感到震惊又愤怒,去找校领导理论。校方给出的理由是:“你父亲是副校长,当年安排你进来,是属于照顾性质的,并没有正式签订劳动合同。” 小陈不甘心,他明明已经工作了16年,为什么突然被辞退? 他问新校长:“我一直认真工作,从未出过差错,我的工资也和正常职工一样,凭什么因为我父亲退休了,我就被辞退?” 新校长冷漠地答道:“当初是照顾性质,你的岗位没有正式编制。现在我们有新的安排,不再需要你了。” 小陈不服,他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不应该被抹杀,于是他决定依法维权。 他找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然而学校态度坚决,仲裁最终没有结果。他又将学校告上法庭,希望能够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审时,学校聘请了专业的律师,并提交了相关材料,强调小陈的工作没有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只是临时性质。法院最终判决驳回了小陈的诉求。 小陈不甘心,决定继续上诉。 二审法院受理此案后,仔细审查了小陈提交的证据,包括工资发放记录、日常工作内容、学校对他的考勤管理等。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小陈从2006年9月至2022年2月期间,与学校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不能仅因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就否认这一关系。 最终,二审法院推翻了一审判决,认定小陈的劳动权益受到了损害,判决学校支付小陈6万元作为经济损失补偿。 判决书下达后,学校方面虽然不满,但也只能接受。 消息传开后,在当地引发了热议。 一些网友认为,小陈本身就是靠父亲的关系进入学校,学校没有正式签订劳动合同,解聘他无可厚非。 但也有不少人支持小陈,认为无论当初他是如何进入的,16年如一日地工作,他的付出理应得到认可,学校不能单方面剥夺他的劳动权益。 更有一些网友猜测,学校之所以辞退小陈,可能是为了给某些人腾位置。 小陈的案子虽已落幕,但却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 职场中,究竟该如何界定“关系户”?是否所有的“照顾性质”安排都可以被随意剥夺? 对于身有残疾的人,他们的就业机会是否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而对于学校这样的单位,如何规范劳动管理,避免此类纠纷再度发生? 小陈最终拿到了赔偿,但他也失去了那份自己熟悉了16年的工作。对于他来说,这场胜诉,并不意味着胜利,而是新的开始。

0 阅读:172
凌统看趣

凌统看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