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重庆,父亲将儿子骗进精神病院后,17年不愿意接回,儿子向往自由,希望可以出院,精神病院也表示,男子已符合出院标准,但家人至今没有接他出院。“不生活在这个家庭的人,无法体会。”事情曝光后,81岁的父亲回应,哪个能保证他出来后不出问题? 信源:齐鲁壹点 唐某原本是一个性格温和、内向的男人,生活平凡,事业也并不出众。年少时,他遇到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感情,这段感情最终以失败告终。 自那以后,唐某的情绪变得异常波动,经常表现出焦虑、抑郁和极端的情绪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某逐渐变得孤僻,常常对周围的人产生怀疑,认为大家都在背后议论自己,甚至开始听到一些没有人说的话。医生诊断他为精神分裂症,并建议他进行治疗。 34岁那年,唐某的精神状态愈发恶化,开始出现幻听、妄想等症状。唐某的父亲,唐大爷,无比心痛。 唐大爷常常焦头烂额,忙碌于各种医院和疗养院之间,却始终没有找到一种能够帮助儿子治愈病痛的方法。 渐渐地,唐大爷也意识到,单纯的治疗和药物并不能解决问题,唐某的情绪波动和认知混乱已深深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 唐大爷的生活逐渐被儿子的病情困扰,儿子外出时需要时刻看护,连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都没有,妻子也因病情变得暴躁不安。 唐大爷内心的压力逐渐增大,虽然他依然尽力照顾儿子,但他的心态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有一天,唐大爷与家人商量后,决定采取一种出乎意料的方法来处理这一困境——他决定将儿子送入精神病院。 在他看来,虽然这是一种极端的办法,但至少能给儿子治疗的机会,也能为自己腾出一些喘息的空间。 于是,唐大爷告诉儿子自己将带他去旅游,放松心情,暂时离开家中。唐某听信了父亲的话,并没有多加怀疑,便和父亲一起走进了那家精神病院。 入院后,唐某经历了初期的抗拒和迷茫。精神病院的环境对他来说既陌生又令人不安,但由于病情的发作,他在药物和治疗的作用下渐渐恢复了一些理智。 几个月的治疗,唐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他的情绪逐渐趋于平稳。医院也认为他的病情已经达到了可以出院的标准,开始安排他准备出院,并通知了唐大爷。 出乎意料的是,唐大爷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丝毫没有急于带儿子回家的意思。 医院工作人员多次联系他,询问是否准备好接回儿子,但唐大爷总是含糊其辞,甚至有几次明确表示拒绝接回儿子。 “你们能保证他出院后不会再犯病吗?如果他出院后出现问题,我该怎么办?” 唐大爷一再强调,精神病院虽然设施简陋,但最起码能保证儿子接受治疗,不会因为突发的病情而伤害自己或他人。 每次医院打电话催促他接儿子回家时,唐大爷都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他也不知道唐某能否完全康复,能否过上正常的生活。 唐大爷说:“我在外面看到那些病人,就知道他们回到社会后是多么难以融入,我儿子,出院后他如何找工作,如何生活?现在他待在医院,至少他能得到治疗,能吃到饭,能睡好觉。还不用我花钱。” 年复一年,唐某在精神病院的生活越来越稳定,虽然偶尔还会有情绪波动,但大多数时候他都能控制自己,不再像之前那样陷入痛苦和疯狂。 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很认同唐某的情况,认为他不再像入院时那样无法自理。唐大爷依然不肯让他出院。 于是,唐某的生活就这样在精神病院度过了整整17年。期间,他的病情没有再出现重大反复,医院对他的治疗和关照也越来越到位。 然而,唐大爷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立场,拒绝让儿子出院。他总是告诉身边的人:“他如果真的能好,我自然愿意把他接回家,但如果他一出院又发生问题,我怎么办?”
“他不缺钱,缺良心!”儿子是有钱的工程师,一套衣服上万,嫁女儿花200万,但他却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