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梁启超突然在医院离奇去世,40年后,其子梁思成才查明真相...... 梁启超,生于1873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也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袖之一。 1928年11月27日,梁启超被送往协和医院抢救,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体内带有一种罕见的病毒。 也许是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他郑重地嘱咐家人:在他死后,要将自己的尸体捐给医院,用以医学解剖,这样能够帮助国内极力推广西方医学。显然,他是想让自己为医学献身。 后来的检测结果表明,他体内携带的罕见病毒是免疫系统出问题后引发的,而他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与他在协和医院所做的一场切肾手术有关。 然而,这件事他到死都不知情。 时间回到“五四运动”结束后,这时的梁启超一门心思扑在学术研究上,常常废寝忘食地写作,为了保持清醒,他常常抽烟提神,喝酒充饥,长此以往,身体早就不堪重负。果不其然,他发现自己常常尿中带血,不久后就被查出身患尿毒症。 1926年初,他的病情日益恶化,于是不得不进入医院治疗。以他当时的条件选择中医或者出国治疗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他坚持选择当时西医最好的协和医院。因为他崇尚西方科学,同时也希望极力向国内推广西方医学。 在医院体检过后,报告单显示他的左边肾上有小黑斑点,医生建议他做手术将左肾切除。 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找到了当时的好朋友肖龙友。此人“是中医四大名医之首”,医术了得。在经过肖医生的把脉后,他告诉梁启超:“你的肾脏并无大碍,不可轻易切除,用中药调理,多加修养即可。” 出于对肖医生的信任,杨启超最终同意放弃切肾,采用中药治疗。 服药一段时间后,他立马感觉身体情况有所好转。于是他又开始了从前那般废寝忘食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的病情就反复了。归根结底还是他不肯好好修养的缘故。见此情景,肖医生非常担忧地对他说:“要想把病治好,不能单纯靠吃药,你要是再不放下书本,安心将养,就算华佗在世恐怕也无能为力。” 乐观的梁启超并没有把肖医生的话放在心里,反而比之前更加用功,无休无止地进行学术研究。 见好友不肯听劝,肖医生只能暗暗地为他的身体担忧。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梁启超的病情就进一步恶化了,他立马被家人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住院后,他备受病痛折磨,难以忍受,没过几天他就瘦得不成样子,精神萎靡。这时,医院立马通知进行手术。 幸运的是,手术很顺利。没几天他就出院了。但是他的身体并没有康复,病情不仅没有出现好转,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他的学生生徐志摩等人公开发表文章抨击西医医术不精,想要为老师讨回公道。 然而梁启超不但没有怪罪协和医院,反而写了一篇文章,扭转了整个局面。 他在某一个报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病与协和医院》的文章。文章中详细描述了手术经过。同时也极力为医院辩解:“出院后我人仍然在吃医院开的药,病虽然没有完全好,但相比手术前确实好很多了。” 他坚称西医是科学的,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自己这个病例而否定西医。从而阻碍了西医在中国的推广。 为恩师讨回公道的事情被压了下来。在此之后,协和医院想尽一办法为梁启超治疗,但是遗憾的是三年后他还是在协和医院去世了。 协和医院一直闭口不谈梁启超的死因。他们将当时手术的主刀医生刘瑞恒调离医院,更是加剧了人们的猜想。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40年后,其子梁思成在协和医院住院时,无意中从医生口中得知当年父亲去世的隐情。 原来,当年因为护士在手术过程中一时失误,将坏死的左肾标记错了,手术切掉的是健康的右肾,病变的左肾反而被留下了。 事情的真相总算是水落石出,而当时的协和医院也遭到了民众的声讨。 一时的失误竟然导致一代伟人的英年早逝,这不仅是梁启超一众亲友的遗憾,更是中国的遗憾。
1962年,61岁的梁思成在妻子林徽因病逝7年后,再婚娶小27岁的林洙为妻,被亲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