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防部近日宣布成立太空政策理事会,并计划组建“太空部队”,这一决定在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尽管乌克兰地面战场形势严峻,特别是在库尔斯克州的乌军部队被报道已陷入“绝境”,但乌政府仍高调推进太空军事化计划,甚至设定了到2030年部署国防卫星系统、防空警报网络和太空监控体系的目标。这一战略看似超前,实则反映了乌克兰在战争中对太空技术的深度依赖,以及试图摆脱外部控制的迫切需求。 乌克兰的太空计划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俄乌冲突的直接产物。自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的通信和情报系统严重依赖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网络。该系统最初设计为民用互联网服务,但在俄军摧毁乌克兰电信基础设施后,“星链”迅速成为乌军指挥、侦察和作战协调的“生命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公开感谢马斯克的支持,并坦言:“‘星链’系统很有帮助,我非常希望埃隆·马斯克尽可能地站在我们这边。”然而,这种依赖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乌克兰的战场通信命脉完全掌握在美国私营企业手中。 2025年初,这一风险暴露无遗。随着美乌关系因关键矿产资源谈判陷入紧张,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公开威胁称:“只要我关掉‘星链’,乌军整个前线就会崩溃。”不久后,乌克兰在压力下签署了相关协议。这一事件让乌克兰深刻意识到,依赖外部卫星服务不仅关乎技术能力,更涉及国家安全自主权。组建本国太空部队和卫星系统,正是乌克兰试图摆脱“星链”钳制、确保军事通信独立性的关键举措。 从战术层面看,乌克兰的“太空部队”计划聚焦三大目标:国防卫星通信、防空预警和太空态势监控。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卡特里娜·车尔诺戈连科强调,新成立的太空政策理事会将整合政府、私营企业和科学家资源,推动军事太空政策落地。尽管乌克兰航天工业基础有限,但其在苏联时期曾具备一定的航天技术遗产,例如著名的“南方设计局”曾参与运载火箭研发。此外,乌克兰近年来通过国际合作积累了经验,例如与欧洲航天局的合作项目。乌政府希望到2030年建成自主卫星系统,减少对“星链”的依赖,同时提升对俄军导弹袭击的早期预警能力。 然而,这一雄心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技术和资金瓶颈。乌克兰目前尚未展示出独立研制和发射军事卫星的能力,而建设完整的太空监控网络需要巨额投入,这对深陷战争和经济困境的乌克兰而言极为困难。其次是时间问题。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乌克兰能否在战火中稳步推进长期太空计划存疑。最后是地缘政治风险。若乌克兰的太空军事化步伐过快,可能引发俄罗斯的针对性反制,甚至刺激北约与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对抗升级。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乌克兰的“太空部队”计划反映了现代战争中太空资产的决定性作用。俄乌冲突已成为首场大规模依赖商业卫星网络的战争,“星链”不仅用于通信,还支撑了无人机作战、精准炮火引导和电子战。乌克兰的尝试可能为其他中小国家提供借鉴——在大国主导的太空竞争中,如何通过有限资源构建自主太空能力,以避免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 总体而言,乌克兰组建“太空部队”既是应对现实威胁的无奈之举,也是谋求长远安全的战略布局。尽管前路艰难,但这一举措凸显了太空在现代战争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小国在大国博弈中争取技术自主的迫切性。未来,乌克兰能否在战火中实现太空雄心,不仅取决于其技术突破,更将受到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深刻影响。
乌克兰国防部近日宣布成立太空政策理事会,并计划组建“太空部队”,这一决定在俄乌冲
卡斯夫基斯
2025-03-30 20:01: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