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太公的四个儿子:
1.长子刘伯:对刘邦照顾有加,早年的他经常带着一帮朋友去兄长家蹭饭;可随着刘伯的离世,其妻便再也忍受不了,于是有一回趁机刮着锅底,来暗示刘邦饭已吃完,他只好遣散朋友,并到厨房查看,刘邦竟发现锅中还有饭,因此怨恨自己的大嫂。
西汉立国之初,对此事耿耿于怀的刘邦一直未封赏大哥之子刘信;最终在刘老太公的催促之下,他这才勉强封刘信为羹颉侯,意为用勺子刮锅底。
2.次子刘喜:早年在家以种地务农为生,为人勤奋,并置下产业;汉朝建立后,刘喜被封为代王。他在任时,与燕王卢绾共同创造了击鼓传警之法,以此来防备匈奴的入侵;后来匈奴大举进攻代地,他因守不住而最终逃回洛阳。
由于刘喜是刘邦的亲兄弟,刘邦并没有处罚他,而是将其贬为合阳侯;公元前193年,刘喜去世。
3.三子刘邦:为人豪爽,乐善好施,但游手好闲,常遭刘老太公的训斥。后来刘邦出任沛县泗水亭长,并娶了吕公的女儿吕雉;不久,他因私自释放骊山徒而逃往芒砀山避难。
秦末天下大乱,陈胜吴广率先起义,各地纷纷响应;于是刘邦也拉起了反秦的队伍,开启了南征北战而又辉煌的一生,最终灭秦败楚,成为历史上首位平民出身的帝王。
汉高祖刘邦在位8年,对内休养生息,平定叛乱,对外和亲,以此缓和匈奴入侵,为大汉走向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公元前195年,一代开国之君刘邦驾崩。
4.幼子刘交:多才多艺,酷爱读书,年少之时曾在荀子的弟子浮丘伯门下学《诗》;兄长在沛县起义后,他跟随在刘邦身边转战各地,刘邦也非常看重自己的弟弟。
西汉建立之时,刘交经常参与朝政的谋划;楚王韩信被废后,随即将刘交封为了楚王。他曾派兵平定匈奴,抵御英布叛乱,晚年更是平定诸吕之乱与拥立刘恒即位,可谓功勋卓著;公元前179年,楚王刘交去世。
刘老太公共有四子,可他最喜欢的是次子刘喜,最不喜欢的便是三子刘邦;在他心中,作为普通家庭而言,务实上进才较为重要。
或许刘老太公对刘邦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他能够安分守己,不要惹是生非;但不曾想,最不讨人喜欢的儿子却成为四子之中最了不起的人。
刘老太公一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生了刘邦;也正因如此,他才能被历史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