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活明白了!”3月27日,26岁北大研究生月薪5000入职“食堂阿姨”,被质疑学历浪费!不料,女孩的一句话却获得了更多人认可!她说:“不用脑力劳动,比互联网大厂更开心!”网友:一件事情放在不同的年代,宣传角度能天差地别,这就是我们的世界。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很累,但是这段时间是我最开心的日子,不用时刻准备着回复微信的消息 ”黄女士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笑着说道。 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年仅26岁的北大研究生会感觉在餐厅成为一名“打饭阿姨”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呢? 在2022年毕业的时候,黄女士就进入了央媒实习,到后来的时候又进入了互联网大厂,但是这些大厂的环境和她想象的并不一样。 黄女士对记者表示,在互联网大厂的那段时间,她每天都要为KPI焦虑,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微信回复消息,晚上闭上眼前的最后一个软件也是微信。 这样内卷的气氛让她感觉无比的焦虑,她本来就是一个抗压能力不太强的人,于是再三犹豫之后,就选择了辞职。 就因为这样,黄女士就选择了去当一个“打饭阿姨”? 黄女士的打饭阿姨和我们平常在集体食堂的打饭阿姨可不一样,她本来就是食品相关的专业,所以报名了北大餐饮中心的管培生。 什么叫做管培生呢?就是先给你进行技能的培训,然后再所有的岗位之间进行轮换,最后根据你的能力和熟练度来决定你会在哪个职位。 并且这份工作的晋升制度也非常地完善,黄女士甚至可以成为食堂的经理,才采访中,黄女士就表示自己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同时她还表明,如果有机会的话,她还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食堂。 在我们的认知中,考上北大的无一不是天之骄子,应该坐在城市中心高大写字楼里的办公室惬意地办公,像黄女士这样选择食堂的工作完全就是浪费这一份学历。 但是黄女士并不这样认为,现在的人们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变成吃得健康了。 黄女士正是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特别设立了一个“低卡专区”,在这个区域里,每一份食物所含的热量都清楚地写在了上面。 这个区域一经推出,就深受北大学生的喜爱,大家根据上面的热量进行一日三餐的选择,可以有效地决定自己每日所摄入的热量预防身体肥胖。 黄女士对食堂的贡献不止有这一点,她还利用自己的知识,有效地减少了食堂材料的损耗率,帮助节省了一大笔的自费。 就如同黄女士对记者中表达的,出生在湖南农村的她,在考上北大的时候就被全村的人祝贺,每次自己回家的时候,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在北大学校里面当教授或者在大公司当高管。 对此黄女士也只能表示自己是在北大工作,当初她选择这个管培生的时候,还开导了父母好久,因为她的父母是一名公交车司机,他们不想自己的女儿考上如此好的大学却选择和他们一样的服务业吃苦。 现在的人们对学历有一种固定的认知,人们普遍地认为,拥有一个高学历,就可以在大城市里喝着咖啡干着体面的工作,而低学历甚至毫无学历的人们只能在社会的最底层做着最苦最累的活。 只注重学历而忽略了本身的技能,未尝不是一种歧视,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无论是在工地干活的工人,还是市面上的小摊贩,再或者是大公司的老板,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 果然视频)
医学生也开始就业缓慢。截止到3月24日,研究生(注:硕博研究生)就业落实率仅为1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