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张作霖到财主于六家喝酒,席间,于六起身离去。不料,于六的老婆二兰子,

鉴史忆往呀 2025-03-29 15:28:00

1894年,张作霖到财主于六家喝酒,席间,于六起身离去。不料,于六的老婆二兰子,一把将衣服扯乱,死死抱住张作霖,尖叫:“来人呀!”张作霖听到却纹丝不动。

1887年,年仅十二岁的张作霖跟随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尽管时间仅有三个月,但这段早期教育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然而,命运的剧变在次年悄然降临。 1888年,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因赌徒的暴力行为被杀,家庭的支柱瞬间崩塌。怀着复仇的决心,张作霖与二哥一同出发,试图为父亲讨回公道。然而,枪火的意外导致无辜者的伤亡,二哥被捕,张作霖不得不与母亲王氏及妹妹一起逃往镇安县赵家庙村,依靠外祖父的庇护度日。这段逃亡经历不仅让年幼的张作霖深感痛苦,也培养了他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冷静。 为了维持生计,张作霖在1889年开始尝试各种职业。他先后卖烧饼、学习木匠技艺、担任货郎以及兽医。 随着张作霖在兽医领域的声名鹊起,他渐渐引起了当地一位名叫于六的财主的注意。于六慧眼识珠,看中了这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主动邀请他合开一家兽医馆。张作霖欣然应允,两人携手开办的兽医馆很快就红火起来,口碑载道。在共同经营的日子里,张作霖与于六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悄然出现。于六的妻子二兰子对英俊潇洒的张作霖暗生情愫,几次向他投怀送抱,却都被张作霖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二兰子心中愤恨,决意报复。 这一日,于六邀请张作霖到家中饮酒叙旧,席间氛围十分热络。酒过三巡,于六起身离席,恰在此时,二兰子突然上前,将衣衫扯得凌乱,死死搂住张作霖,放声尖叫起来。张作霖大惊失色,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二兰子的哭喊声很快传到了于六耳中。他匆忙赶回,眼前的一幕令他勃然大怒:妻子衣冠不整,头发凌乱,泪流满面地指控张作霖调戏于她。盛怒之下,于六一拳重重打在张作霖脸上,打得他嘴角流血。 于六怒不可遏,唤来家丁,二话不说便将张作霖拖到院子里,剥去他的上衣,五花大绑在一棵树上。家丁们对着张作霖拳打脚踢,直到筋疲力尽才罢手。 眼看张作霖遍体鳞伤,于六狠狠地啐了一口,骂道:"小子,给我记住了!不是什么女人你都能动的!"说罢,便领着一众人等扬长而去。 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张作霖赤裸着上身,在刺骨的严寒中渐渐失去知觉。他强撑着意识,告诫自己千万不能睡去,因为一旦睡着,恐怕就再也醒不过来了。然而,疲惫和寒冷终究占了上风,他的眼皮越来越沉重,最终还是缓缓合上。 在恍惚的梦境中,张作霖又回到了被毒打的那一刻。无数拳头向他袭来,他只能紧紧护住头部,毫无还手之力。忽然,他猛地惊醒,发现自己正身处温暖的炕上。定睛一看,赫然是在老常头家中。 原来,老常头及时赶到,将奄奄一息的张作霖救了回来。此刻,老人端着一碗热粥走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养好伤就赶紧离开这里吧。你得罪了于六,高坎镇容不下你了。" 张作霖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明白,在这个小镇上,自己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喝完粥,张作霖向这位一直视他如亲子的老人拜别,黯然离去。 在回家的路上,张作霖的脑海里闪过这几个月来发生的种种。他感慨万千,恍如隔世。想到自己屡遭磨难,却始终无力改变命运,一股悲愤之情油然而生。 就在这时,他下定决心,要去参军!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开创一番事业,斩断所有的桎梏,摆脱命运的捉弄! 1896年,年仅21岁的张作霖在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的引荐下,正式加入了位于广宁县(今北镇)的绿林董大虎匪部。这一决定标志着他踏上了复杂且动荡的武装生涯。在绿林匪部的磨砺下,张作霖不仅学到了武艺,更深刻体会到地方势力在乱世中的重要性与残酷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1900年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盛京将军增祺被迫逃离,导致地方政权陷入瘫痪。面对外来侵略和内部混乱,张作霖敏锐地察觉到机会。他在赵家庙村附近组织了一支由当地村民组成的保险队,这支大团不仅承担起周边村庄的治安维护任务,还迅速占据了北镇县中安堡。被称为“保险区”的区域内,张作霖以严格的纪律和公正的管理赢得了村民的尊敬与信任。他不仅遵守规章制度,还积极维护地方安宁,成功遏制了胡匪的骚扰。这种以身作则的领导方式,使他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管辖范围也逐步扩大到二十多个村庄。 然而,地方局势依然动荡不安。1901年腊月三十夜,土匪金寿山联合俄兵,对中安堡发动突袭。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张作霖迅速组织防御,但形势危急,最终被迫逃离。他先逃往姜家屯,随后与张景惠合股,在八角台被推举为团练长。这一任命不仅巩固了他在地方武装中的地位,也展示了他在危机中的领导才能和应变能力。 在逃亡的过程中,张作霖的妻子赵春桂在马车上生下了张学良。这一重要事件不仅为张作霖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其后来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埋下了伏笔。

0 阅读:452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