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卫生部彻底消灭中医的举措被上报给中央,毛主席得知后大怒:“这是奴

品古观今呀 2025-03-29 09:44:02

1953年6月,卫生部彻底消灭中医的举措被上报给中央,毛主席得知后大怒:“这是奴才式的思想”,当即撤销了两位始作俑者卫生部副部长的职务。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蕴含了中国人民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中医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然而,在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社会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中国人民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中国人产生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本国文化的轻视甚至鄙夷。他们认为西方文化是科学、进步、文明的代表,而中国文化是落后、愚昧、野蛮的象征。他们主张全盘西化,否定和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   在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但是全盘西化思潮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卫生工作领域,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受到全盘西化思想的影响,对中医持有轻视、歧视、敌视的态度。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来限制、打击、消灭中医。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一个破旧落后、百废待兴的国家。在卫生工作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困难与挑战。首先是人口众多、疾病流行、医疗资源不足。当时全国有5.4亿人口,但只有3.6万名西医,平均每1.5万人才有一名西医。   而中医虽然有20多万名,但大多数没有正规的教育和培训,也没有合法的行医资格。全国只有1.4万个卫生机构,其中只有不到3000个是医院,大多数是诊所、卫生所等。全国的病床总数只有11万张,平均每5000人才有一张病床。全国的医药设备和药品也非常缺乏,许多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消毒、注射、输液等器械都没有。   在这样的条件下,各种传染病、地方病、营养缺乏病等在全国广泛流行,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残疾。据统计,当时全国的人均寿命只有35岁,婴儿死亡率高达20%,结核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患者分别达到1000万、1100万、60万。   其次是卫生工作体制不健全、管理混乱、水平低下。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动乱,全国的卫生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和规划。卫生部成立后,也没有及时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对全国的卫生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卫生部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主要表现在对中医药事业的态度上。   当时卫生部的领导班子对中医持有轻视、歧视、敌视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医是封建医学,是迷信和伪科学,应该随着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来限制、打击、消灭中医。   1953年6月,卫生部将彻底消灭中医的举措上报给中央,引发了毛泽东主席的强烈反对和批评。毛泽东主席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者。

他对中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中医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他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切有益的东西,不要轻易抛弃。”他还曾经说过:“我认为我们应该发展我们自己的医学。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医学体系,从古至今,治好了无数人。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毛泽东主席得知卫生部消灭中医的举措后,非常愤怒,他说:“这是奴才式的思想。”他当即撤销了两位始作俑者卫的职务,并亲自制定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正确方针。   毛主席认为,中医也有可取之处,不能全盘否定,但也要与现代医学结合。他指出:“我们要发展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新型医学,但同时也要发展我国传统医学。这两种医学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他还指出:“我们要尊重中医药工作者,要保护和整理中医药文献,要培养和选拔中医药人才,要加强中医药科研和教育,要推广和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   毛泽东主席亲自出马,制止了卫生部消灭中医的举措,挽救了中医药事业于危难之中,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953年卫生部消灭中医事件,不仅是一场关系到中国人民健康和福祉的事件,也是一场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亡和发展的事件,更是一场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的事件。这一事件所反映出来的,是一场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之间的较量。

0 阅读:92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