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陆秀夫背起7岁的小皇帝,问道:大势已去,陛下可愿与我跳海殉国?来保我大宋名节,小皇帝哭着回答道:朕也不愿苟活在这世上,随后二人便纵身一跃投入了茫茫大海中。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宋朝危在旦夕。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有一位忠臣,他不惜以身殉国,保全了宋朝的最后一点尊严。他就是陆秀夫,南宋末代丞相。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程朱理学。他曾经拜京口名儒孟逢大、孟逢原为师,受到了他们的影响,立志为国效力。他考中进士后,历任吏部侍郎、枢密院事、左丞相等要职,是南宋末期的重臣。他一生忠贞不渝,坚持抗元,是宋末三杰之一,与文天祥、张世杰齐名。
1278年初,南宋益王赵昰死于海上,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8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陆秀夫为人刚正不阿,不畏强敌,不惜牺牲,多次上奏请求出兵抗元,但遭到了朝中奸臣的反对和阻挠。陆秀夫心知大势已去,但仍然不愿放弃,他决心与元军一战,为国捐躯。 1279年,元军统帅张弘范率领大军,攻打崖山,意图一举歼灭南宋。宋军主将张世杰奋勇抵抗,指挥舰队与元军展开了惨烈的海战。这场海战被称为崖山海战,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之一,也是南宋的最后一战。 崖山海战中,宋军船只多达千艘,士兵数万,但由于装备落后,指挥失误,士气低落,不敌元军的火炮和弓箭。宋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张世杰身负重伤,被元军俘虏。陆秀夫得知张世杰战败的消息,心如刀割,但他仍然不肯屈服,他率领残兵,护送小皇帝赵昺,逃往海上。 陆秀夫带着小皇帝,乘坐一艘小船,漂流在海上,四周都是元军的追兵。他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他决定用最后的方式,来结束这场悲剧。 他把小皇帝抱在怀里,温柔地说道:“陛下,大势已去,大厦已倾,为保大宋名节,您可愿与我一起跳海殉国?”小皇帝赵昺虽然年幼,但他已经明白了陆秀夫的意思,他哭着说道:“朕也不愿苟活在这世上,朕愿与丞相同死。” 陆秀夫听了,泪流满面,他把小皇帝背在背上,说道:“臣已尽力,可终究敌不过,来生再做君臣。”说罢,他纵身一跃,跳入了茫茫大海中。 陆秀夫与小皇帝的殉国之死,震惊了天下,也标志着南宋的灭亡。陆秀夫的忠义之举,感动了天下,所谓时穷节乃现,宋朝在灭亡的时候,还有人为之殉国,也不枉宋朝养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