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两位晚清名臣,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就是“坚忍”。这个词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3-29 08:59:11

你知道吗?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两位晚清名臣,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就是“坚忍”。这个词,在他们的一生中,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如何从一个“素性激直”的年轻人,变成一个“坚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他们的“坚忍”之道,又有什么异同之处?

曾国藩,是清朝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推崇“坚忍”之道,认为“坚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曾国藩的“坚忍”之道,源于他的家庭教育和个人经历。他出生于湖南一个贫寒的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秀才,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农家女。他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严格教导,要求他勤奋学习,不畏艰难,不惧挫折。   曾国藩的个人经历,也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坚忍”之道的重要性。他22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举人,二十七岁中进士,一路风光无限,被誉为“湘中状元”。然而,他却遭遇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使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在这样的环境中,曾国藩没有放弃,没有妥协,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持了下来,用他的“坚忍”之道,化解了危机,扭转了局面,成就了伟业。他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创建了湘军,与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一起,平定了叛乱,挽救了清朝的危亡。   曾国藩的“坚忍”之道,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生活和事业上,也体现在他对他的弟子和部下的教导和要求上。 他对他的弟子和部下,都要求他们要有“坚忍”之心,要能忍受艰苦,要能忍受委屈,要能忍受失败,要能忍受诱惑,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也是晚清名臣之一,被誉为“俗人”。他年轻时“素性激直”,但自到上海独当一面后,“坚忍”便渐渐地成了他生存进击之道。   李鸿章的“坚忍”之道,源于他的政治环境和个人抱负。他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父亲是一位有名的商人,母亲是一位有才的女子。他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宠爱,要求他聪明伶俐,勇敢进取,不惧风险。   李鸿章的个人抱负,也使他渴望成为一个“坚忍”的人。他在考取功名的道路上,一路顺风顺水,被誉为“安徽状元”。 然而,他却不满足于此,他想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能改变中国的人。   在这样的心态下,李鸿章没有停滞,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奋进了前行,用他的“坚忍”之道,应对了挑战,开拓了局面,建立了功勋。

如在初到上海时,李鸿章与左宗棠为同僚,他素来知晓左宗棠具有雄狮一般的霸道,于是,李鸿章便时常写信,在信中赞誉左宗棠。 这使得左宗棠也不能随意刁难与他。 有一次,李鸿章的下人盗走一本淮军粮台账簿赠送给左宗棠。不料,左宗棠没有借此发难,而是遮掩了过去。 这是因为,在与李鸿章的相处中,李鸿章一直以“下”为居,如他知道左宗棠喜欢自比诸葛亮,便时常以“老亮”称呼。

李鸿章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跟随曾国藩,参与了湘军的创建和指挥,平定了叛乱,保卫了江南。他在洋务运动中,继承了曾国藩的遗志,推动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建立了北洋舰队、洋务学堂、洋务工厂等新式机构。他在晚年,还担任了直隶总督等要职,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做出了努力。   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晚清时期的杰出人物,都有着“坚忍”之道,然而,他们的“坚忍”之道,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曾国藩的“坚忍”之道,是一种道德的坚忍,是一种自我修养的坚忍,是一种内在的坚忍。李鸿章的“坚忍”之道,是一种政治的坚忍,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坚忍,是一种外在的坚忍,是一种俗人的坚忍。

为了政治上的稳定,李鸿章甘愿做出让步,这也使得他成了晚晴名臣,但无论如何,清王朝已经腐败不堪了,李鸿章至多也只能成为一个“裱糊匠”。而在他死去所暴露出的巨款,更是让天下人嗤笑,所谓“宰相合肥天下瘦”。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