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1月,17岁的宋霭龄跟随姨夫来到华盛顿,参加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举行的招待会。晚宴上,罗斯福盛气凌人地问她:你觉得美国怎么样?宋霭龄说出了一件鲜为人知的秘密,罗斯福愣在那里,他被这个大胆的中国少女震撼到了,向宋霭龄道了歉。
1926年12月,江西九江的江心停泊着一艘不起眼的小船。当天晚上,一个身穿黑色风衣的男子提着皮箱,匆匆登上了小舢板。船舱的窗户透出微弱的灯光,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男一女坐在一起,似乎在低声交谈。直到第二天清晨,那个男人才悄悄地离开了小船,他就是蒋介石,而与他密谈的女子,则是宋家的大姐宋蔼龄。
自此,关于“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的话题,成为了民国几十年间人们津津乐道的秘密。而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宋蔼龄,也悄然成为了宋、孔两大家族纵横民国政治的幕后策划者和推动者。宋庆龄曾说过:“如果大姐是个男人,那么委员长早就不在了,因为她会在十五年前就统一中国。”
宋蔼龄的聪明与机智自幼便有所展现,有一次,在课堂上,某个同学在全体起立时悄悄地抽掉了宋蔼龄的椅子,想看她跌倒的笑话。可是,宋蔼龄从来不是匆忙的人,她总是会回头看看椅子,确保安全后才坐下。即便偶尔上当,她也能迅速找出幕后主谋,寻找机会加倍报复。对待这些试图愚弄她的人,她总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从不轻易让自己吃亏。
为了拉近与美国同学的关系,她让父亲寄来40码丝绸,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些精美的丝绸送给她的美国同学。那些来自东方的绸缎,色彩鲜艳,桃红、浅紫、翠绿、海蓝等色调让美国姑娘们赞不绝口。她们抱着她,亲吻她的脸颊与脖子,感激她的馈赠。
1906年1月,17岁的宋霭龄跟随姨夫来到华盛顿,参加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举行的招待会。晚宴上,罗斯福盛气凌人地问她:你觉得美国怎么样?面对罗斯福的提问,宋霭龄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说些奉承的话。
她平静但坚定地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了美国移民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她的发言不卑不亢,既肯定了美国的繁荣进步,又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其对待外国人的态度。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就连一向自负的罗斯福总统也陷入了沉思,向宋霭龄道了歉。
要理解宋霭龄的回答,需要回溯到两年前她独自来美求学的经历。1904年,15岁的宋霭龄在父亲宋嘉树的安排下,只身踏上了跨越太平洋的留学之旅。宋嘉树虽然为女儿安排了一位外国友人照应,但依然希望通过这次历练,让自己最为器重的大女儿变得更加独立坚强。
当轮船抵达日本时,一位乘客因急性肺炎离世。在当时疫病肆虐的背景下,这个意外让整艘船陷入了恐慌。所有乘客被要求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负责照顾宋霭龄的友人妻子也因此病倒,无法继续照看她。
真正的考验是在抵达旧金山后。由于护照问题,这位来自中国的少女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那个治安混乱的年代,移民局的临时拘留所条件极其恶劣。19天的囚禁生活,对于一个15岁的少女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她被迫在不同的移民船只之间辗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
1910年,宋霭龄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当时,许多美国媒体纷纷预测,年轻的宋霭龄在美国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回国后必定会成为未来总统的夫人。21岁时,宋霭龄回到国内,并开始在父亲的华美印书馆担任秘书。
父亲宋耀如曾对她说:“你现在不仅是我们企业的秘书,也是同盟会的秘书,你需要负责处理同盟会的经费使用,并且要处理和孙中山先生往来的信件。”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宋霭龄凭借精通五种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英语,她的外交手腕和才智,迅速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
在父亲的推荐下,宋霭龄成为孙中山的秘书,负责英文翻译和行政文书的工作。1913年,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尽管许多旧日部下纷纷离去,宋霭龄依旧忠诚地陪伴在孙中山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在日本,宋霭龄遇见了她未来的丈夫孔祥熙。宋霭龄深知蒋、宋、孔三大家族之间紧密的利益关系,认为他们是一个“荣辱与共”的共同体。因此,她建议孔祥熙充当蒋介石和宋子文之间的黏合剂,既要支持蒋介石的军事行动,同时也要利用宋子文的金融才能,使他成为自己的私人顾问。她在幕后策划和操控孔祥熙的商业帝国,确保孔祥熙能够顺利扩展自己的财富和权力。
除了操控孔祥熙的商业运作,宋霭龄还充当了蒋、宋、孔三大家族之间的“润滑剂”。当这三个家族内部发生矛盾,导致局势紧张时,宋霭龄总能出面调解,平息纷争。与宋庆龄和宋美龄这些在政坛上光芒四射的妹妹相比,宋霭龄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也非常懂得中国人的情感与社会规则。她喜欢低调行事,常常暗中操控局势,而她的权谋手段则令人叹为观止。
《纽约时报》在评论宋霭龄的一生时写道:“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权的设计者。”
勿念心安
宋耀如和宋嘉树是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