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孙元良大摆宴席,邀请师以上将领参加。见应者寥寥,他杀心大起,准

平南 2025-03-28 00:40:22

1949年12月,孙元良大摆宴席,邀请师以上将领参加。见应者寥寥,他杀心大起,准备将策划起义的董宋珩等人捕杀。

董宋珩是川军老将,早年在川军田颂尧部摸爬滚打多年,历任团长、旅长、师长等职。

1932年,刘文辉与田颂尧为了争夺对成都的控制,各自集结部队,大战一触即发。刘文辉兵力占优,田颂尧心里发怵,召集孙震、董宋珩等主要军官开会,讨论“是战是和”。

孙震坚决主战,说:“必须打,我们的地盘绝不能丢,否则我们这些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董宋珩说:“能不打,尽量不打,两军混战,只会让百姓遭殃,应寻求和平解决之道。”

刘文辉得知此事后,企图以重金买通董宋珩倒戈,派人带着装满金条的箱子来到董宋珩的营帐。

来人说:“董师长,你若以后在刘司令麾下,定能平步青云,到时候给你个军长干干。”

董宋珩脸色一沉,说:“我虽不才,但绝不会为了钱财做出背叛之事,这种不义之财,我不屑一顾。”

随后,刘文辉与田颂尧在成都一带展开大战,造成一片狼藉。董宋珩对这种无意义的军阀混战很是反感,也因此与田颂尧、孙震等人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

1934年,田颂尧被蒋介石联合刘湘打压,落了一个撤职查办的结果,其基本部队29军,由孙震掌握。在后来的川康整军中,29军改编为41军,孙震任军长,董宋珩为副军长。

孙震对董宋珩并不信任,一方面,想借助他的川军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却又不愿他在军中过分发展。

1946年,孙震出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五绥靖区司令官,董宋珩为绥靖区副司令官。后来,孙震所辖的整编41师、47师(原41军、47军)合编为整编47军。按理说,这个军长由董宋珩当最合适不过了,但在孙震的运作下,孙元良(孙震的侄子)从重庆警备司令任上空降过来当军长。

董宋珩心灰意冷之下,称病去四川老家当起了寓公。

1949年,由整编47军扩编的十六兵团,已在淮海战役覆灭,从战场逃回的孙元良,被老蒋派到四川重建部队。

重建的十六兵团,隶属于孙震任主任的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孙元良名声不佳,兵团的主要军官对他大都不买账,孙震无奈之下,推荐董宋珩为绥署副主任、原41军军长曾甦元为兵团副司令官,协助孙元良指挥十六兵团。

董宋珩、曾甦元看不惯孙元良的跋扈做派,又不愿替老蒋当炮灰,于是暗中策划起义。十六兵团的主要军官,以董宋珩的住所为联络点,常常在深夜相聚,商讨起义的细节。

12月上旬,16兵团移驻绵阳、什邡、广汉一线。

董宋珩从成都前往绵阳迎接部队,见到孙震时,说:“孙主任,事到如今,不知道你有何打算?”

孙震说:“杨森让我跟着他去台湾,但我下不了决心。”

董宋珩说:“现在的飞机票,是一票难求,你要想走,就得尽快,这里有我和弟兄们顶着。”

几天后,孙震带着家人,乘坐杨森包租的飞机,逃离成都。

孙震走后,胡宗南电令孙元良,让16兵团从广汉截断川陕公路,阻止解放军南下,坚持一段时间后,回成都死守,掩护成都周围的几个兵团退走西康。

在孙元良主持的军事会议上,董宋珩说:“各位想想,我们16兵团团以上军官的家属大多都在成都。若在前方硬拼,一旦有个闪失,家属们可怎么办?依我之见,我们不如让开川陕公路,把部队放在什邡、绵竹一带,保存实力,再伺机而动。”

此话一出,底下军官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大部分都是支持的。

孙元良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很不情愿的说:“好吧,就这样,但要是出了岔子,董主任,你可得负责。”

董宋珩听后,暗自松了口气,不动声色地应道:“孙司令放心,我自会安排妥当。”

散会后,董宋珩将起义的骨干军官召集过来,说:“赶紧转告各师,务必按原计划开赴什邡集结。记住,千万不可走漏风声。此次行动,关乎到我们未来的出路,务必谨慎行事,不得有半点马虎。”

第二天,孙元良得知部队各自行动,完全不听从兵团部的指挥后,大感怀疑,对副官说:“给我请董宋珩、曾甦元他们来吃下午饭,把能来的军长、师长也都通知到,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语气务必客气些,我倒要看看,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董宋珩接到邀请后,与曾甦元等人聚在一起商议。

董宋珩说:“这明显是孙元良的‘鸿门宴’,他肯定察觉到我们的动向了。要是赴约,说不定就落入他的圈套,我们的起义计划也会毁于一旦。”

曾甦元说:“没错,不能去。现在当务之急是加快部队向什邡集结的速度,争取早日起义。”

孙元良迟迟不见董宋珩等人的踪影,气得将身旁的一桌酒菜掀翻。之后,孙元良依旧不死心,带着二千多分乘数十辆大卡车前往什邡,妄图掌控住面。

当孙元良赶到什邡城外时,见四周都是严正以待,将要起义的部队,顿时泄了气,带着手下仓惶离开。见大势已去的孙元良,干脆抛弃部队自行逃离。

12月22日,在孙元良这个起义最大的障碍被吓走后,由董宋珩、曾甦元领衔,十六兵团官兵,在什邡起义。

0 阅读:1736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