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53岁的老农民选择加入八路军,就当所有人都认为他是新兵的时候,第一次战斗就让众人瞪大了双眼,他的枪法出神入化,非常精准的从敌军碉堡的小口子中射杀日本机枪手! 1945年5月的一个清晨,河北乐亭县井家坨村笼罩在一片紧张气氛中。200多名日军将全村百姓赶到一处空地,一个日本军官高声喊道:"交出裴天来,否则格杀勿论!"当一名小孩被日军威胁生命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身形瘦削的老人,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我就是你们要找的裴天来,你们把这些百姓都放了,我跟你们走!" 这位55岁的老人被日军带走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残酷折磨,他始终不屈服。当日军企图让他为日本效力时,裴天来愤然回应:"老子53岁才打鬼子,还没打够呢!"日军恼羞成怒,用烧红的铁器烫他,用蘸满辣椒水的鞭子抽他,最后甚至将他绑在树上活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裴天来用尽全身力气喊道:"老子一枪就能打掉你们两个鬼子,你们这些畜生看好了,我们八路军比我厉害的多了去了,你们等着吧,我们迟早把你们赶出去!" 时间倒回1942年,日军侵入裴天来的家乡,短短几天内,村里就有1200名乡亲被屠杀。目睹这一惨状,裴天来悲愤交加,气得口吐鲜血,卧床不起。在养病期间,一个想法在他心中越发清晰:虽已年过半百,但他决定要拿起枪为死去的同胞报仇。 康复后,裴天来找到了多年好友、地下党员刘守仁,表达了参军的意愿。"我知道我年纪大了,但我的枪法在这一带是出了名的。"裴天来说道。刘守仁被他的决心打动,为他引荐入伍。 其实在此之前,裴天来已经度过了不平凡的半生。出生于贫苦农家的他,从小跟随父亲在山野间打猎谋生,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枪法。1930年,一伙土匪闯入村庄勒索财物,当时担任护院的裴天来主动挑战:"咱们比比枪法,谁赢了谁拿钱!"随后他一枪将匪首的帽子打得粉碎,吓得土匪们仓皇而逃。这一事迹很快传遍乡野,奠定了他神枪手的名声。 1935年失业后,裴天来在乡绅宋仲斌处工作了七年。这段时间里,他通过刘守仁了解到更多关于国家命运的信息,对日军的暴行越发愤怒。潘家戴庄大屠杀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老裴下定决心:"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让鬼子付出代价!" 考虑到裴天来的年龄和射击技能,部队特别为他配备了一支马四环步枪——这种步枪比普通三八式步枪射程高一倍,精度也更高。除此之外,部队还为他配了一头毛驴代步,照顾他的年龄特点。 1943年7月22日,大庄河畔硝烟弥漫。八路军部队接到命令,要拔掉日军在此地建立的据点。然而,情况比预想的复杂——日军早已占领高地,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从炮楼里不断射出密集的子弹。 刘守仁指挥的战士们几次冲锋都无功而返,伤亡逐渐增加。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战士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就在这危急关头,刘守仁转头看向一旁默默观察战局的裴天来,急切地喊道:"大哥大哥,快打小鬼子的机枪!" 这位53岁的"老新兵"没有多言,他迅速找到一处隐蔽的狙击位置,调整呼吸,稳住枪身。透过瞄准镜,他看准了敌人碉堡的机枪口。两声清脆的枪响过后,子弹精准地穿过敌人的机枪口,在敌人的机枪里爆炸。紧接着,又是"啪啪"两枪,炮楼里的两名机枪手应声倒地。 日军阵地上一片慌乱,没人能理解这是什么样的射击技术,居然能从小小的射击口精准命中机枪和操作手。刘守仁抓住时机高喊:"同志们,冲啊!"战士们趁势而上,很快便拿下了这个据点。 战斗结束后,部队里的年轻战士们围着裴天来,争先恐后地为这位老英雄扛枪。有的小战士甚至恳请道:"裴大爷,教教我怎么打枪,才能'一口一个小朋友'?"裴天来虽已年过半百,但从不倚老卖老,总是谦逊地分享经验。 然而,大庄河战役只是裴天来传奇战绩的开始。在倴城西北的唐官营战役中,他创造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那时八路军300名战士面对5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为掩护战友撤退,裴天来主动留下断后。 当四名日军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向他冲来时,裴天来沉着冷静,"砰砰"两枪先放倒两名敌人。剩下两名日军见状转身欲逃,却被他看准时机,一枪同时击穿二人。这一招"枪串糖葫芦"的绝技震惊了全场,日军误以为八路军主力部队赶到,仓皇撤退。在这场战役中,裴天来一人就击毙了30多名敌军。 1943年10月18日,在亭县孙家房子的埋伏战中,裴天来再次展现神乎其技的枪法。战斗初期,日军凭借武器和人数优势占据上风,裴天来却沉着应对,先后点射掉敌军的炮手和机枪手。随后,他抓住战机,一枪击毙了日军指挥官,使敌军顿时群龙无首,最终被我军全歼。 短短两年的军旅生涯,裴天来共击毙日军约144人,相当于一个完整的骑兵中队。这位瘦小的老人,骑着一头毛驴,却成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死神"。1945年初,面对200名日军骑兵的围攻,他仅用30发子弹就击倒多匹战马,重创敌军。
抗战中,八路军营长让战士们反冲锋,不料冲到半山,营长却让他们赶紧把日军尸体背上山
【4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