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讨喜的脂包肌,才是最健康呀!
《黄帝内经》将肥胖的人分为膏人、脂(肥)人、肉人三种。
“膏人”就是皮肤松弛,肌肉松软,甚至按之有凹陷,长着啤酒肚,脸蛋儿嘟噜下垂的胖子。他们多气少血,这些人容易生热,耐寒不耐热。
“脂(肥)人”的体形可能不是很大,但是皮肤紧绷有弹性,肌肉、皮下脂肪坚硬的胖人。
“肉人”是体形大,但是上下匀称,肌肉肥大健硕,皮肤下面就是肌肉,缺乏皮下脂肪层。
按照《黄帝内经》,区分胖人是膏人,还是脂(肥)人,看看膝部后面,腿弯曲时形成窝儿——腘窝。
如果腘窝的肉紧实,皮肤饱满,则是脂(肥)人。如果腘窝的肉松软,皮肤松弛,则为膏人。
如果皮下就是肌肉,缺乏皮下脂肪层,则是肉人(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
“膏人”的特点,就是“膏”。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膏字本义就是溶化的油脂。
在《黄帝内经》的膏人,就是描述,这样肥胖的人,身上的脂肪看起来好像是脂肪融化成半流体,向下悬垂,皮肤松弛,脂肪随着身体的活动而来回晃动。他们多气少血,这些人容易生热,耐寒不耐热,需要减肥治疗。
脂(肥)人则是,虽然身体脂肪多,但是看起来身上的脂肪紧致,皮肤在脂肪衬托下,显得嫩滑,所谓肤若凝脂。这些人血清气滑,有着勃勃生机,不需要减肥治疗。减肥反而会伤害健康。
“肉人”的“肉”指的就是肌肉。中医说,用力收缩时,为“肌”,松弛休息时,为“肉”。 “肉人”虽然看上去高达魁梧,肌肉发达,但是,皮下就是肌肉,缺乏皮下脂肪层的保护,就像在野外裸行,缺乏保护,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
最典型的就是健美运动员,这些健美运动员虽然看起来健硕,但是往往容易生病,寿命较短。所以,肉人不但不能减肥,反而需要增肥,增加身体的脂肪层来保护健康。
由此看来,从中医的角度,判断一个胖人是否需要减肥治疗,主要是看一看是否皮肤松弛,脂肪下垂并且晃动。如果是这样,就属于“膏人”,需要减肥治疗。
中医认为,脂包肌,看起来微胖才是最健康的。
脂包肌看起来比较大只,是因为同时有一定量的肌肉和脂肪,只是肌肉都藏在了皮下脂肪里,日常放松状态下难以察觉,因此常常被误解。
但其实只要略微使劲,就能让肌肉显形,
过胖和过瘦都是不健康的,而脂包肉正好处于二者中间:
高质量的肌肉让人少得大病,适当的脂肪让人更抗病,而脂包肌二者兼顾,这其实是一种好事占尽强强联合的最佳状态。
想必大家最近多少都刷到过这样的言论:
真进了 icu,胖子拿肉抵,瘦子拿命抵;身上的肉是救命的,肉是对抗疾病的资本。
没错,说得有道理。
在生病时,肌肉能帮助身体更高效地调动身体资源对抗疾病。
而脂肪是人体最大的能量仓库,尤其在疾病或禁食期间,脂肪分解可提供持续能量,避免身体因能量耗竭而崩溃。
一项来自《国际肥胖杂志》上的荟萃分析指出,在 35 项队列研究中,体脂率和脂肪量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存在「J」型关联,体脂率为 25% 时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有肌肉又有脂肪的脂包肌,aka 大型人体充电宝,身体底子厚,健康又长寿。
脂肪组织是雌激素合成的重要场所,体脂率过低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
雌激素缺乏,还会加速骨吸收,减少骨形成,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再加上月经不规律、潮热出汗、失眠易怒、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即使有肌肉加持,体脂过低也依然影响女性身体健康。
雌激素过低,胶原蛋白生成缺少了一大助力,皮肤会逐渐丧失弹性和水分,干燥和皱纹就更容易悄悄爬上脸。
脸上脂肪少了没了,皮肤支撑力下降,加上减脂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一旦营养跟不上,也会影响胶原蛋白生成,反而更容易松垮显老。
咱就是说,女性朋友真的要长点肉啊!肌肉和脂肪都要长![心][爱你]芙蓉营养小课堂减肥[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