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中国文人以及文学故事,了解爱情的模样

谷梦评文学 2025-03-27 00:04:08
爱情在当代社会中已经是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拥有着自己的爱情,然后才是从爱情走进婚姻 走进家庭。但这样的一种认知却并非天生如此,当我们审视中国人的过去,爱情好像并不属于生活的一部分,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唯独与爱情无关 . 那我们现在的爱情观是怎样逐渐发展并成就现在这样一种状态的呢?其实根本的变化来自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来自于废除包办婚姻、提倡爱情自由之后,当然这一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代表着西方的浪漫主义慢慢进入中国,慢慢与我们中国文化相融合,最终成就了我们现在的爱情观 . 而我们正在阅读的这本《真爱遗事》,就是作者潘翎对于中国人的爱情观的论述和探索。当然从作者的核心观点出发,她也认为中国的爱情发展到现在必然有着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比如弗洛伊德思想的引进就颠覆着我国以孔子儒学为基础的传统思想,让女性从性的困境之中解放出来,让女性也拥有了追求性的权力 . 人类不是只有单纯性的诉求,人类还是感情的动物,因此西方一些文学作品的引进也同样对于我们中国的爱情观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就不得不提到《茶花女》,它是中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方爱情小说,而且《茶花女》的爱情也同样在中国产生了影响,造就了很多人对于爱情的重新认知 . 但这并不是说在我们中国的过去就没有爱情,爱情伴随着性而产生,而性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因此这就让爱情其实也成了我们人类的本能活动。那么在我们中国的文学史上,有哪些极具代表性的爱情故事呢?本书中作者就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两部作品《牡丹亭》和《红楼梦》,它们最能代表我们中国人对于爱情的想象 . 当西方的浪漫主义进入中国之后,也必然对当时的一些人产生深入的影响,而文人作为前沿思想的重要践行者,肯定领先于时代的潮流,肯定会展示出自己独特的爱情观。他们也最能够代表中国变革时期爱情真实的状态。而书中就包括郁达夫,包括徐志摩,包括张爱玲。他们的个人以及他们的作品都彰显的独属于中国爱情的魅力,对于中国爱情观的塑造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 作者在这本书中为我们阐释他们爱情的同时,更是涉及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涉及到了这些文人的真实生活。因此也就让这本书具有着文学评论的性质,同时更具有着相应的猎奇性。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它都满足着我们读者阅读的需求,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满足着我们对于爱情的认知真爱遗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