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放弃妇联的工作,执意要嫁给丧失表达能力和记忆力的战斗英雄麦贤得,新婚之夜,麦贤得却突发怪病,李玉枝的举动却出乎人意料。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1年,23岁的李玉枝站在人生的重要路口,她当时是妇联的一名年轻干部,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一次组织安排的相亲,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那天,她来到部队,见到了麦贤得——一位因“八六海战”闻名的战斗英雄,麦贤得高大英俊,但他的身体状况却让人望而生畏:头部重伤导致右侧肢体萎缩,语言和记忆能力几乎丧失,还伴有严重的癫痫病。 组织希望为这位英雄找一位伴侣,可许多人听说他的情况后都退缩了,李玉枝却做出了惊人的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执意嫁给这个几乎无法正常交流的男人,面对亲友的劝阻,她只是坚定地说:“英雄也是人,不能让他孤单一生。” 1972年6月1日,李玉枝和麦贤得举行了婚礼,新婚之夜,本应是甜蜜的开始,却变成了严峻的考验,夜深人静时,麦贤得突然发病,身体剧烈抽搐,口吐白沫,甚至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症状。 李玉枝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了一跳,但她没有慌乱,而是迅速穿上衣服,跑出去找军医,在医生的紧急处理下,麦贤得终于平静下来,李玉枝站在一旁,凝视着丈夫苍白的脸,第一次深刻意识到这场婚姻将面临的挑战。 军医告诉她,麦贤得的癫痫源于多年前的战斗创伤,难以根治,可能随时复发,这一夜,李玉枝没有退缩,反而下定决心要守护这个男人。 麦贤得的伤病源于1965年的“八六海战”,那年8月6日,他作为海军战士,驾驶611艇在粤东海域与敌舰激战,战斗中,艇上机器突发故障,他冒着炮火冲进机舱抢修,却被一枚炮弹击中头部。 弹片削去了他大片头盖骨,脑组织外露,鲜血模糊了视线,可他咬紧牙关,坚持了三个多小时,直到胜利才倒下。 战后,他被授予“钢铁战士”的称号,但代价是沉重的:四次脑手术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永久的后遗症——右侧身体瘫痪、癫痫频发、无法正常表达,他的英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组织也为他安排了特殊照顾,可要找到愿意陪伴他一生的人并不容易。 李玉枝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她在妇联工作时,就曾参与照顾麦贤得,对他的情况早有了解,第一次见到他,她被他的坚韧和温柔打动,尽管他因伤病时常精神恍惚。 她相信,这个为国家付出一切的人,值得被珍视,婚后,她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丈夫的护理中,为了应对癫痫,她向军医请教,自学药理和护理知识,学会了如何在丈夫发病时迅速处理。 她还细心观察他的身体变化,调整饮食和作息,尽力减少病情发作的可能,旁人劝她:“他这样,不知道哪天就走了,你何苦呢?”她却回答:“他是为了国家受的伤,我得替国家守着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玉枝的付出渐渐有了回报,麦贤得的身体状况在她的照料下慢慢改善,癫痫发作的频率减少,精神状态也稳定了许多,他们有了两个孩子,李玉枝为他们取名“海斌”和“海珊”,寓意继承父亲的海军精神。 孩子小时候,麦贤得因脑伤容易烦躁,有时会对孩子的吵闹发脾气,儿女不理解父亲的行为,甚至埋怨母亲的选择,李玉枝没有责怪孩子,而是耐心地向他们讲述父亲的英雄事迹,让他们明白父亲的痛苦源于保家卫国的战斗。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渐渐长大,开始尊敬父亲,也学会分担母亲的辛劳,一家人变得更加和睦,李玉枝的坚持不仅重塑了家庭,也让麦贤得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在她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与外界接触,甚至到学校讲述自己的故事,虽然语言能力有限,他说得磕磕绊绊,但孩子们纯真的眼神让他感到温暖,这段经历让他逐渐恢复了自信,也让李玉枝欣慰不已。 2014年,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李玉枝则被誉为“钢铁战士背后的英雄”,荣誉之外,他们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获得的奖金捐给慈善机构,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半个世纪过去了,李玉枝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也守护了一位英雄,麦贤得的病情早已稳定,甚至能参与一些简单的工作,这在当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奇迹。 医生说,这是爱的力量创造了生命奇迹,而对于李玉枝来说,这一切不过是她当初承诺的延续——用全部的爱,陪伴他一生一世,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逆境中的希望,让人们看到,只要有爱与坚守,人生总能迎来光明。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新华网2019-04-07《“钢铁战士”背后的英雄——记麦贤得妻子、“全国道德模范”李玉枝》
1971年,23岁的女干部李玉枝放弃妇联的工作,执意要嫁给丧失表达能力和记忆力的
如梦菲记
2025-03-26 10:31:52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