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桓皇帝•3 东汉纪•3•4/17孝桓皇帝•考注:孙寿、张陵、梁胤、崔寔、仲长统,朱穆、刘陶、赵忠, 一).东汉纪•3/17孝桓皇帝•考注:孙寿、张陵、梁胤、崔寔、仲长统, 【考注】 ①、孙寿:东汉权臣梁冀之妻,东汉的时尚引领者。孙寿常作愁眉,啼妆即模拟哭泣后楚楚动人的妆容,堕马髻,折腰步,即类似猫步,走路时装出腰肢细得要折断的样子,当时爱美的女性都争相模仿她。孝桓皇帝和平元年即公元150年,封襄城君! ②、张陵:字处冲,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东汉张霸的孙子,隐士张楷的儿子,最初被河南尹梁不疑举荐为孝廉,后来官至尚书,为官正义,公私分明。孝桓皇帝和平元年即公元150年朝贺,大将军梁冀带剑入宫,尚书张陵呵叱让他出去,并让羽林、虎贲夺去梁冀的剑。梁冀下跪谢罪,张陵不仅不答应还弹劾奏梁冀,请求皇帝批准逮捕梁冀,交给廷尉论罪。皇帝下诏罚梁冀一年俸赎,百官肃然。事后,梁不疑对张陵说:“以前举荐你,是为了给自己惩罚的。”张陵对答说:“您没有因为我没有才干,错误将我破格列为举孝廉的名单里,现在我伸张正义就是为了报答您的知遇之恩。”梁不疑听后面有愧色。 ③、梁胤:字寿仁,公元118年出生于安定乌氏。梁冀之子。袭封东汉襄邑侯,初以外戚身份入朝为郎官,后任河南尹。公元159年,梁冀专权达到顶峰,汉桓帝于是亲临前殿,召见尚书们,公开了梁冀的罪行,让尚书令尹勋手持符节率领丞郎下的官员都带着兵器守住宫廷官署,收起各种符节送回宫中。黄门令具瑗带着左右两厢的骑士、虎贲、羽林、都候剑戟士等,一共一千多人,和司隶校尉张彪一起包围了梁冀的住宅。派光禄勋袁盱带着符节没收了梁冀的大将军印绶,改封他为比景都乡侯。梁冀和他的妻子孙寿当天就都自杀了。 朝廷又将梁冀的儿子河南尹梁胤、叔父屯骑校尉梁让,以及他的亲信卫尉梁淑、越骑校尉梁忠、长水校尉梁戟等人,连同梁家及孙家的内外宗族亲戚全部逮捕送到诏狱中去,不论老少都处以死刑,暴尸街头。史称“梁冀灭门事件”。梁胤终年42岁。 ④、崔寔:名台,字子真、元始,公元103年出生于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官至尚书,中国东汉后期政治家。崔寔父亲死后,他便住在墓旁守丧。随后因是极孝顺和品德好的人,被郡国推举为官。之后,崔寔出任五原太守时,添制纺绩、织缍等工具并教百姓如何使用,使他们免受饥饿寒冷之苦。而后任尚书,称病归家;公元170年去世,终年68岁;去世后家徒四壁,没有殡敛费用。崔寔曾参与撰述史书《东观汉记》;著有《政论》5卷! ⑤、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部人。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仲长统从小聪颖好学,长于文辞。少年时博览群书。20余岁时,便游学青、徐、并、冀州之间。凡州郡召他为官,他都称疾不就。到汉献帝时,尚书令荀彧闻其名声,举荐他为尚书郎。之后他参与丞相曹操的军事,但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不久便又回到尚书郎的位置。 二).东汉纪•4/17孝桓皇帝•考注:朱穆、刘陶、赵忠, 【考注】 ①、朱穆:字公叔,公元100年出生于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中国东汉文学家。朱穆初举孝廉。汉顺帝末年,大将军梁冀征辟朱穆,令其掌管兵事。永兴元年即公元153年,擢朱穆为冀州刺史。因惩治宦官赵忠,被罢官入狱。刘陶等人上书援救,汉桓帝才赦免。居家数年后,复征拜尚书。朱穆多次上书请除宦官,未成。延嘉六年即公元163年去世,时年64岁,后汉桓帝追赠益州太守。 ②、刘陶:名伟,字子奇,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人物。刘陶为人居简,不拘小节。当时大将军梁冀专权,桓帝无子,连年灾荒,灾异数见。刘陶在太学读书,乃上疏皇帝,斥责外戚专权,贪官放虐,但书奏不省。后举为孝廉,任顺阳长,其县多奸诈狡猾之人,刘陶上任之后,招纳人才,平定奸轨。他为表忠贞,不食而死。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被追封中陵侯。 ③、赵忠:安平人,东汉末年宦官,赵延之兄。在汉桓帝、汉灵帝时,赵忠历为小黄门、中常侍、大长秋、车骑将军等职,封都乡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赵常侍是我母”。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捕杀赵忠。
《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桓皇帝•3 东汉纪•3•4/17孝桓皇帝•考注:孙寿、张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3-21 01:49: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