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市场的浪潮中,一位985高校毕业的三十岁女生的吐槽,撕开了职场性别不平等的

安安是变身能手 2025-03-24 22:41:04

在就业市场的浪潮中,一位985高校毕业的三十岁女生的吐槽,撕开了职场性别不平等的一道口子。她的高学历没能成为职场的通行证,未婚未育的身份反而成了求职路上的沉重枷锁,背后映射出的是无数职场女性面临的尴尬境遇。

在当下,不少企业老板对未婚未育的女性求职者心存顾虑。以我隔壁做奔驰宝马汽配的公司为例,前年好不容易招进一位女性员工,可谁能想到,第二个月公司刚为其缴纳社保,她就传来了怀孕的消息。这之后的三年间,她接连生育两个孩子,公司同事都鲜少见到她的身影。这不仅打乱了公司的人力安排,更让老板在经济上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休产假期间,基本工资照发,社保费用持续缴纳,对于小本经营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也难怪老板直呼,以后再也不招女性员工了。

站在企业的角度,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本就巨大。每一个人力成本的增加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承担一份额外的支出,就可能在利润的天平上失去优势。当女性员工因生育而长期离岗,企业不仅要支付其基本工资、维持社保缴纳,还需临时调配人手填补岗位空缺,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企业对未婚未育女性望而却步。

然而,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企业并不公平。这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社会在生育保障体系上的不完善。职场女性在生育与职业发展之间艰难平衡,而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与自身生存发展之间也面临两难抉择。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政策调整迫在眉睫。

政策应发挥更大的调节作用,减轻企业在女性生育期间的负担。例如,加大生育补贴力度,直接对企业在员工产假期间的基本工资支出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补偿企业为女员工缴纳社保产生的额外成本;或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积极招聘女性员工、保障女性生育权益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从经济层面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只有当政策为企业卸下部分重担,为职场女性撑起保护伞,才能让企业不再谈“女”色变,让职场女性能够凭借自身能力公平竞争,不再因生育的天然属性被就业市场拒之门外,实现生育与就业的和谐共生。

0 阅读:12
安安是变身能手

安安是变身能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