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具备承受孩子怨恨的能力,这堪称一种至关重要的品质。人无完人,谁也无法在为人父母这件事上做到尽善尽美。然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能否爽快地承认,无论是诚恳道歉、给予补偿,哪怕只是口头简单认个错,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孩子对自身情绪的处理与消化。
有兄弟姐妹的人对此可能体会更深。父母对几个孩子的关爱常常难以做到绝对均衡,这实属正常现象。没得到偏爱的孩子或许会心生怨恨,但也能早早接受这一现实,其实这算不上什么严重问题。
可在何种情形下,问题会不断恶化,甚至让一家人深陷相互怨恨的泥沼无法自拔呢?症结就在于父母始终不愿承认,对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还一味坚称“我对你们一视同仁”。他们之所以如此,根源在于自身内心缺乏力量,惧怕直面孩子的怨恨情绪,所以才竭力想要证明事情从一开始就并非孩子所认为的那样。从本质来讲,这就等同于在说:因为我无法直面你的感受,所以你的感受仿佛从未存在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