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赵匡胤感觉有些不舒服。 他叫人找来弟弟赵光义,有些话,他想了很久,是时候说一说了。 没多久,赵光义就到了。他有一种感觉,自己的哥哥要有行动了。 兄弟俩相对而坐。赵光义有些拘谨,虽然对面是他的大哥,但是那是皇帝。 赵匡胤穿着便服,坐在榻上,他的双腿盘着。他喜欢盘着腿,那样比较放松。 赵光义坐在那里,低着头,等着哥哥说话。 赵匡胤沉吟了一会儿,轻声说道:御弟,朕今日叫你来,是有一件事,压在我心里好久了,不说不行了。 光义动了一下屁股,忙答道:陛下,臣弟恭听。 赵匡胤点点头:老二,今日你我只论兄弟,不谈君臣。你还记得么,先前我曾跟你说过的那些事? 光义假装疑惑,摇头道:陛下所指何事,臣弟不知。 “哈哈哈……”赵匡胤大笑,“老二,你可记得当年我说过,若我有意外,这皇帝之位便有你坐!” 赵光义额头冒汗:大哥,那时戏言,岂可当真? 赵匡胤点点头:嗯——,我乃金口玉言,怎可儿戏?况且母后那里,如何交代? 原来,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彼时天下大乱,政权更替,朝不保夕。赵匡胤带领手下部将四处征战,随时有性命之虞,因其子年岁尚小,不堪大位,为保证政权不丢,曾于母亲及光义商定,若其有不测,皇位由光义继之。如今太平日久,其子年岁已长,可堪大位,然则因当初有约,匡胤怕二弟日后生变,故而闷闷不乐,今日寻找机会,要与二弟重议此事。 赵光义自然知道大哥的心思,然而若叫他说出来不愿继承皇位,却是不甘。若是不肯放弃,性命恐怕不保。因此未加思索,忙道:陛下,自古父位子承,未闻有弟继之,请陛下放心,臣弟不敢妄窥神器,自当有早立太子,以承大统。 赵匡胤点点头:老二,你这般说,我心甚喜,然则有愧于你,又叫俺不忍。你看这么中不中,你既愿意放弃皇储身份,哥哥也不难为你,朕等你为八王千岁,辅佐我儿共理朝政,你意如何? 赵光义听了,心中暗想:罢了,八王这个头衔,确实不赖,知道的是八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王八呢,这是皇帝叫我做王八缩头哩!既是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想罢忙拜谢道:臣谢主隆恩! 赵匡胤摆手道:老二,你我自家兄弟,又没有外人,休要多礼。来来来,为兄今日高兴,你我喝几杯,不醉不休。 兄弟二人喝到凌晨,烛光摇曳,赵匡胤有些困乏,双眼迷离,看着光义:老二,今晚勿走,你我同枕共眠。 天未明,赵光义尿急,起床如厕,见匡胤没有动静,伸手探其鼻息,竟无动静。忙禀报太后,太后闻之,遂立光义为帝。光义又立匡胤之子为八王。
那天晚上,赵匡胤感觉有些不舒服。 他叫人找来弟弟赵光义,有些话,他想了很久,是时
红云文化分享
2025-03-24 17:49:26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