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75岁大妈去领免费鸡蛋,对方要求提供身份证,还让配合摇头、眨眼等动作,大妈没多想,只想快点领到免费鸡蛋,都一一照做了。万万想不到,1年多后,发现银行卡被冻结了,还被某公司以侵犯商标权起诉了,并被罚了5000元。大妈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后悔晚矣! 西安75岁老太的血泪教训,看完你还敢贪小便宜吗? 张彩凤(化名)奶奶自从退休后,生活节奏慢了下来,日子过得平淡又朴素。 她每天早上都会拎着菜篮子去菜市场转转,挑些最新鲜、最便宜的蔬菜。她一向勤俭节约,遇到打折促销的摊位,总会凑过去看看,生怕错过什么便宜好货。 从2023年到2024年,她慢慢注意到市场里多了一些流动摊位,摊主们总是热情地招呼路过的老人:“免费送鸡蛋!不要钱,人人有份!”起初,张奶奶心里犯嘀咕,想着哪有这样的好事?天上可不会掉馅饼。 但她看到身边那些老姐妹们一个个乐呵呵地去领,拎着鸡蛋回来,兴高采烈地炫耀:“你看看,真的不要钱,白送的!”这下,她心动了,想着自己平时过日子省吃俭用,能省一点是一点,便也跟着排了队。 第一次去领鸡蛋的时候,摊主笑眯眯地递给她两枚光滑饱满的鸡蛋,并热情地说道:“大娘,我们这是真正的好心活动,不是骗人的!以后每周都可以来领,您加个微信群,我们平时也会在里面通知,偶尔还发点小红包呢!” 张奶奶看着身边的老朋友们都纷纷掏出手机扫码进群,也不好意思拒绝,便让摊主帮忙操作了一下,很快就加入了微信群。 群里果然很热闹,除了不时有红包雨,还有人分享各种“养生秘诀”“长寿食谱”,甚至还有人天天在群里讲“发财机会”,说一些“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鼓励大家抓住好时机。 张奶奶虽然对这些东西半信半疑,但想着有鸡蛋可拿,红包也能抢,平时又没什么娱乐,这群倒也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后来,每次去领鸡蛋的时候,摊主都会让大家拿出身份证,说是要登记一下,搞什么“认证活动”,张奶奶也没多想,就把自己的身份证递了过去。 更奇怪的是,有时候摊主还会要求他们对着手机摄像头做些奇怪的动作,比如眨眼睛、点头、摇头等,说是“刷脸认证,确保每个人都是真实领取者”。 张奶奶起初有点疑惑,可看到身边的老姐妹们都照做了,她也不好多问,便跟着按要求做了,反正只是一点小动作,换几个鸡蛋也不吃亏。 一来二去,张奶奶对这群人逐渐放下了警惕,她想着:“人家送我们鸡蛋,又发红包,哪有坏心眼?”她甚至还觉得,这些年轻人比市场里那些精明的商贩都要厚道。 可是,她没想到,自己随意提供的身份证信息和“刷脸认证”竟然埋下了一场可怕的陷阱…… 2024年1月的一个清晨,张彩凤像往常一样拎着布袋,悠闲地走进菜市场,准备买些新鲜的蔬菜和肉类。 她习惯性地挑选了一些白菜、土豆和几颗鸡蛋,走到摊主面前,熟练地掏出手机准备用微信支付。 然而,屏幕上却跳出了一个提示:“支付失败,请检查账户状态。”她愣了一下,以为是信号不好,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不行。无奈之下,她只好换银行卡结账,可当她把卡递过去时,老板却皱着眉头说:“大娘,您的卡刷不了,提示账户被冻结了。” 张彩凤顿时心头一紧,困惑不已。自己的银行卡一直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被冻结?她匆匆赶到附近的银行,一进门就急切地向工作人员询问情况。 银行职员查阅了一番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告诉她:“您的账户被冻结,是因为涉及一场法院诉讼。” 听到“法院”两个字,张彩凤顿时慌了神,心跳加快,嘴里不停嘟囔:“我从来没惹过官司,怎么就被告了?”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她赶紧前往法院查询详情。 经过一番折腾,张彩凤终于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她的身份信息被人盗用,在网上注册了一家网店。 这家网店不仅和她毫无关系,还涉嫌售卖假货,最终被消费者举报并起诉。由于注册信息上写的是她的名字,法院认定她作为商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的判决书明确指出,她不仅要赔偿受害方五千多元,还需要承担一部分案件受理费。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张彩凤一时难以接受。她回想起自己过去一年多来在菜市场免费领取鸡蛋、被要求刷脸认证、提供身份证信息的情景,终于恍然大悟——自己是被人给骗了! “免费领鸡蛋”看着是小便宜,背后藏着大陷阱。 老年人在信息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要特别小心,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更不要随便告诉别人自己的个人信息。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来源:江苏新闻
陕西西安,75岁大妈去领免费鸡蛋,对方要求提供身份证,还让配合摇头、眨眼等动作,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3-24 16:15: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