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的用人之道(中)#资治通鉴#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以古鉴今#原创作品

碧泉映月 2025-03-24 12:34:50

魏文侯的用人之道(中)#资治通鉴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 #以古鉴今#原创作品 公子击被委以重任,志得意满。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田子方,赶忙下车,恭恭敬敬地施礼拜见,表明一下自己也是礼贤下士的。没想到,田子方根本不理他的茬儿。公子击心中不悦,责问田子方:“我搞不清楚,是富贵的人应该傲慢呢?还是贫贱的人应该傲慢呢?”田子方微微一笑,答道:“只有贫贱的人才应该傲慢,富贵的人怎敢傲慢呢?国君如果傲慢,就会失去国家;大夫如果傲慢,就会失去自己的家族。那些失去国家的国君,没有人再会让他享受国君的待遇;那些失去家族的大夫,也没有人再会让他享受贵族的待遇。至于像我这样的士人,他原本就贫穷卑贱,如果他说的话无人采纳,做的事不被认可,可以拎上自己的鞋子,起身就走,到哪里不能享受原本的贫穷卑贱呢!”公子击听罢这番话,顿时感到惭愧不已,连忙向田子方赔礼道歉。从田子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知识分子的骨气,视权贵如草芥,视金钱如粪土。这样的人在和平盛世一定是精神的宝塔,对于那些惯于贪赃枉法、阿谀奉承的小人会产生无形的震慑。然而在战国这样的乱世,田子方这样的正人君子能帮助魏文侯成王称霸吗? 谁做国相这件事情,的确让魏文侯犹豫不决。眼下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魏成,魏文侯的弟弟,为国家推荐了许多德行高尚的贤士。另一个是翟璜,劳苦功高,为魏文侯推荐了大量独当一面的干才。这两个人都很能干,也很忠诚,但治国方略却有所不同。正因如此,魏文侯难以抉择。这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智囊李克,李克是卜子夏的弟子,素有贤名,而且为人忠厚,直言敢谏。魏文侯就任用国相这件事情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并没有直接在魏成子和翟璜之间做出选择,而是给魏文侯讲了一套考核国相人选的原则: 第一、平日里看他亲近什么人。 第二、富贵时看他施舍什么人。 第三、显达时看他举荐什么人。 第四、穷困时他是否有所不为。 第五、贫贱时他是否有所不取。 这就像用白描的技法,勾勒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形象。根据这幅白描画,魏文侯已经知道在李克眼中,国相的最佳人选是谁了。他听李克说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先生退下吧,寡人已经决定让谁做国相了。” 李克如释重负地出了朝堂,正要回家,迎面碰上早在门外等候的翟璜。只见翟璜迎了上来,迫不及待地问道:“听说主公召您商议国相人选,到底是谁得了这个重任?”李克如实相告:“是魏成。”翟璜顿时变了脸色,非常不满地问道:“我给主公推荐的吴起收复了西河之地,我推荐的西门豹把邺郡治理的物阜民安,我推荐的乐羊拿下了中山国,我又推荐了先生镇守中山国,我还推荐了屈侯鲋做太子师傅。现在主公要任命宰相,您却推荐了魏成。从选贤任能的实际成果来看,我所推荐的人一个个都得到了重用,难道我会比不上魏成吗?” 李克听出翟璜的不满,微微一笑:“子璜,请您冷静一些。我说主公一定会选择魏成,并非是为了与您比较高低。魏成现在领取千钟俸禄,十分之九用来赒济别人,只有十分之一留给自己。因此他在东边结交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位贤士,这三人都以德行著称,主公将他们视为老师;而您所举荐的五位,主公都视作臣子。试问,您又如何能与魏成相比呢?” 翟璜听了这一席话,脸上的怒色渐渐消退,诚恳地拜道:“璜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刚才失言,请容许我继续向先生请教,做个学生吧!”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魏文侯在选定国相的同时,也就选定了相应的治国方略。在战国初期,儒家弟子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以“士”的身份参与各国的军国要务,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他们主张“仁政”,提倡“王道”,很容易在道德层面攻城掠地,显然魏文侯被他们攻下了。

0 阅读:0
碧泉映月

碧泉映月

碧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