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费文化”这个事情,很多人觉得“给点小费,表示对服务的赞赏”,而对于服务人员来说“更好的服务获得赞赏,增加收入”。
初衷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一旦成为“惯例”,就会完全走样。
比如欧美的餐馆都有小费传统,起初也都是“给点零钱表示对良好服务的感谢”。但在美国,已经变成“必须给”而且金额越来越大。十几年前,给到10%算是常规,15%算是不错,18%就是慷慨了。而疫情之后,据在美国的朋友说15%已经会让服务员很不满了。因为,雇主知道服务员大概能得到多少小费,所以只给服务员很少的“底薪”,服务员的收入就变成了“靠小费”。要是不给(或者给得少),对服务员确实不合适。这样,美国的小费就像美国的消费税一样,不再是“赞赏”“随意”,而成为了必须支付的“分项费用”。
据说,现在的欧洲,虽然也付小费,但远不像美国那样夸张,但也越来越高了。
而在中国,大家购物的时候不另外交税,是因为已经包含在了产品价格中。类似的,服务员的工资,包含在了菜价中。当“小费文化”成为惯例,你们猜服务员的工资还会跟现在一样吗?老板在目前的人工资水平上降低工资,能不能招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