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餐厅,哈哈哈 刚才,我去美食一条街吃饭,远远的听到一个喇叭高喊:牛sh

🐄shi餐厅,哈哈哈 刚才,我去美食一条街吃饭,远远的听到一个喇叭高喊:牛shi烧烤欢迎你品尝!我心头一激灵:城市里咋有这种烧烤?深入一想,也没啥。各地草原上,牧民就是用干牛粪当燃料做饭的。现在把干牛粪点着,烤串,其实和用无烟煤木炭烤串一样,只是牛粪火力弱,非肉类烤串不容易考糊烤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年前,新疆电视台拍摄大型文旅系列节目《新疆是个好地方》,某一集,嘉宾到草原上,帮牧民拾牛粪,那牛粪,外表干了,底部和中间还是湿的,味道冲鼻子。他们把牛粪拾回去,点着,烧成灰,然后把擀好的发面饼埋进牛粪灰里,面饼十分钟就熟了。熟面饼不可能用水清洗,能用手拍,用嘴吹,掸掉面饼上面的牛粪灰,然后掰开吃。嘉宾说好香。我当时看着目瞪口呆:这样卫生安全吗?仔细一想,这种吃法能上卫视,绝对没有问题。我分析,牛粪烧成灰,和柴草木头烧成灰毫无二致。把牛粪从有机物变成了无机物,主要成分和草木灰一样都是高温碳。高温消毒,没有任何细菌和毒素。这一集我看了好几次,对用牛粪灰烙发面饼也认可了。如果给我掰一块,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应该和电烤箱,铁锅烙发面饼风味不一样。铁锅烙发面饼,电烤箱烤发面饼,得用油防粘连。油烧焦,沾到面饼上,对人体没有什么好处。 我还看过一个电视剧,毛主席带着江青逛陕北的大集,毛主席看到卖羊杂碎汤的,就要吃,江青看见炖羊杂碎汤的锅里飘着羊屎蛋子,恶心的要吐。说这太不卫生了。不能吃。毛主席说,都煮熟了,没啥。有羊屎蛋子,味道才正宗。江青捂着嘴,死活不吃,自己走了,毛主席也去追她,没有吃成带羊屎蛋子的羊杂碎汤。想一想,用牛粪灰烤面饼根本没有心理障碍。 我刚刚想通了用牛粪烧烤合情合理时,喇叭里后面的话让我目瞪口呆:本店除了美味的牛shi烧烤,还有精美的牛shi黄面,牛shi拌面,牛shi炒面…… 听到牛shi的狂轰滥炸,条件反射令我胃里难受,本能的捂住嘴。思忖:你用牛粪烧锅做饭,也不该这样混搭炫酷,不知道别人啥反应,反正我听到什么牛shi黄面,牛shi拌面,牛shis炒面特别膈应。你声音这么大,周围饭馆餐厅正在吃饭的人,想不入耳都难,他们正吃着食物,听到你的词汇,能不倒胃口吗?我还没有吃饭都受不了,那些吃着饭的顾客情何以堪。这里不是牧区也不是农村,是城市,还是美食一条街,这样喧嚣哗众取宠,恐怕与五讲四美,公序良俗不匹配。要寻求和谐社会啊。 我决定赶快逃离这个声音的折磨。当我路过声音源时,循声望去,餐厅的牌匾上写着:牛氏烧烤。我哭笑不得,一下子不恶心了。原来是牛氏,根本不是牛屎。这家餐厅是个连锁店,我在不同地方,至少见到过三家。我确信在某处牛氏烧烤吃过,因为把我辣的牙疼,还去社区医务室看,医生更我开了阿莫西林胶囊吃。以前没有用喇叭高喊着招徕顾客,现在用了,可见生意不乐观。问题是,牛氏两个字太文了,不适宜用作口语。更何况你用大西北口音喊叫牛氏牛氏,,听众很容易听成牛屎牛屎。 我本能的想进店和老板交流沟通一下,善意提醒他效果,只是想想。对于服务行业,不要说北京天津的老字号,见了顾客笑容可掬,就是四川河南老板也是客气有加。你提意见甚至挑刺都唯唯诺诺,不伤和气。本地人则不一样。几千年的传统观念是商人高人一等。比如卖甘蔗,内地来的人卖,有的主动给你削皮,有的顾客要求削皮,二话不说给你削皮。某些本地人卖甘蔗,你提出削皮,会一把夺过甘蔗,把钱退给你:滚! 这次所见所闻,我感觉搞餐饮尽量不要用shi这个音,毕竟是入口的氛围。不光是马牛羊(杨)朱避讳shi音,其他姓氏的牌匾也尽量避免用氏字眼。亲朋好友交流去哪吃饭时,微信发文字去某氏吃饭,很正常,如果发语音,就有些味道了。 还有,现在许多物流店面和营业额很小的门面房,动不动就是赵氏李氏王氏某某某店。我也不敢恭维。觉得托大了。氏不是一个平凡寻常的字义,过去不是人,现在应该是高大上,有气势和实力。用作生意招牌,不说说集团公司,上市公司,起码得有一个亿的业绩吧。一些个体户,用自己的名字做店名有什么不好。非要用氏字代替自己的名号,是不是涉嫌侵权同姓人。因为你用了姓加氏做店名,同姓人就不能用了。我自以为随便用自己的姓加氏作鸡毛店名号,无疑是在贬低透支你的姓氏形象。

0 阅读:0
赵尉在草原上骑马打狼

赵尉在草原上骑马打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