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糖》 清晨,我常在院中煮一壶粗茶。茶是寻常的茉莉花茶,白瓷杯沿泛着淡淡的黄。阳光斜斜地爬过墙头,在茶汤里投下细碎的金。这般光景,总让我想起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日子要细细地品,像品茶一样。" 记得儿时,每到深秋,母亲总要熬一锅红薯糖。红皮黄心的红薯切成块,在铁锅里慢慢熬煮,咕嘟咕嘟冒着泡。糖浆渐渐浓稠,空气中弥漫着甜香。母亲说,这是把秋天的暖阳都熬进了糖里。如今想来,生活何尝不是一锅正在熬煮的红薯糖?那些平淡的时光,经过岁月的文火慢炖,终会酿出回甘。 院角的腊梅开了,疏疏落落的几枝,却让整个院子都生动起来。花苞初绽时,像一粒粒裹着蜜蜡的琥珀,待到绽放,又似点点碎金缀在枝头。寒风里,花香愈发清冽。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邻家老伯在门前栽下的那株梅树。他说:"种一棵树,就是种下一个春天。"果然,今春梅树抽了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和过往的寒冬挥手作别。 午后,我喜欢坐在廊下读书。阳光透过竹帘,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风掠过,帘影摇曳,字里行间便多了几分灵动。这样的时光,让我想起江南的雨巷,青石板路上泛着水光,油纸伞下藏着故事。生活不也是如此?平淡中自有诗意,只需静心品味。 黄昏时分,我常在园中散步。夕阳将云彩染成玫瑰色,园中的花草都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那些向阳而生的植物,总是最先感受到晨光的温暖,最后送走夕阳的余晖。它们从不在阴影里徘徊,而是执着地追逐光明。这让我想起一位老园丁的话:"花草都知道向阳而生,人更应该懂得向光而行。" 夜幕降临,我点亮书房的灯。灯光温暖,像极了母亲熬的红薯糖,又似腊梅的清香,还如午后书页上的阳光。原来,岁月的糖,就藏在这些细微的温暖里。只要心灯常明,再平凡的日子,也能酿出甜蜜的回味。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与灯光交织。我想,这便是岁月最好的模样——有光,有暖,有回甘。
《岁月拾糖》 清晨,我常在院中煮一壶粗茶。茶是寻常的茉莉花茶,白瓷杯沿泛着淡淡
爱讲故事的二芬
2025-03-20 16:26: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