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结束视察,乘坐专列离开上海,可一路上却心事重重,张治中直言不讳:

蜀山史道 2025-03-18 10:39:47

1958年毛主席结束视察,乘坐专列离开上海,可一路上却心事重重,张治中直言不讳:您好像处处存着戒心。那么毛主席是否如张治中所说有心事,他心里装的又是什么事呢?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3月25日,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领导组,从河北西柏坡动身,开始了“进京赶考”。

进京后,毛主席立即着手安排与北平的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以此来解决困扰共产党一直存在的问题。

当天中共方面派来的代表是周总理,而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为张治中。说到张治中,其实毛主席并不陌生,当年在重庆谈判期间,他是一直保护在毛主席身边的人,并且与毛主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所以这次他来谈判,毛主席也非常的开心。

两人决定在4月8号的时候见一面,这不仅是老友之间重逢的时间,更是国共两党能够进行和谈的机遇。对于这一天的相见,毛主席本人也非常重视,他这天早早的就起床了,很快收拾好,就等着张治中的到来。

两人刚一见面就握手言谈,他们叫着之前互相熟悉的称呼,双方都觉得非常的温暖和亲切,毛主席听后更是开怀不已,因为自己这么长时间都是别人眼中尊称的国家主席,从来没有人这么叫过他,张治中一来让他觉得温暖倍增。

两人在一起寒暄了一段时间后,就正式开始了关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和平会谈。张治中将国民党方面的要求一一的都说了出来,有的是关于战犯问题不能列入条文,也有的是关于八项条件需要协商的事情。

听完张治中说了之后,毛主席也表示完全同意。因为他自始至终也认为战犯问题,其实并不能够放在和平条款里面。听到毛主席的说法,张治中非常开心,因为他知道其实这已经是毛主席的让步了,已经足以看得出这次和平会谈共产党的诚意了。

可是这段会谈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和谐,国民党很快就反悔了,甚至做出了许多伤害共产党的行为,毛主席眼看自己的一再忍让,并没有换来国民党的退步,所以他决定不再忍让,直接下令让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直接去解放关于国民党在南京所设的总统府。

国民党眼看共产党势力正猛,就再次邀请毛主席进行会谈。而这次会谈,国民党派的代表仍然是张治中,毛主席表示希望张治中留在北平,去为共产党效力。

  但面对毛主席的邀请,张治中是非常纠结的。一方面他觉得自己近年来一直在为国民党效力,是和我党处于对立面的,现在毛主席既然愿意让他再次留在北平工作,这足以说明毛主席的仁慈。

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现在所代表的是国民党,如果现在就归随到共产党,那岂不是一种背叛?

看到张治中如此犹豫,毛主席当下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后来多次开导张治中,终于让他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脱离国民党留在了北平,为共产党工作。

后来国民党知道这件事之后,多次公开指责国民党是挖掘自己党内战士的人,张治中认为国民党是在冤枉自己,并且也公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表示不是被共产党强留下来的,而是自己愿意留在共产党内的。

在留在北平工作之后,很快就收到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要让新疆解放。当时张治中主动向毛主席请缨,想去为和平解放新疆做出自己的贡献。毛主席也答应了,希望张治中可以到新疆去多做一些工作,以便协助新疆早日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5日,在解放军的配合下,新疆这片土地终于被正式解放了。看到张治中的工作做的越来越好,毛主席很快又给他派遣了另一个任务,那就是让其做彭德怀的副手,两人一起治理西北五省,以便将大西北的建设做得越来越好。后来每一次去交谈毛主席都会带着张治中。

1958年。毛主席要去北戴河召开会议,但是这一次毛主席很久都没有透露给张治中消息,并且很多时候都没有让其入场,这让张治中觉得毛主席是在防备,甚至是处处存在着戒心。

 原来毛主席这样做的原因,只是不想让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国家主席。要让自己像平民百姓一样对待,不能够去接受所有人的好意,一直强调自己也是百姓,是人民的好朋友, 人民才是最重要的,要把人民摆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最终也真的是做到了他所想的一切,将人民放在第一位,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0 阅读:59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