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茅指数”看投资中的认知与偏见 曾几何时,“茅指数”备受市场热捧,股价一路飙升至令人咋舌的高度。如今回头审视,不少人心中满是疑惑:当时为何会炒作得如此疯狂? 在那狂热的氛围中,能保持冷静思考,判断出这些股票已高估的人,需承受巨大的舆论和心理压力。当提及美国当年的漂亮50行情,试图敲响警钟时,得到的回应却是人们坚信中国的白马龙头绝不同于美国漂亮50,不会重蹈下跌覆辙。现在看来,这样的表态略显可笑,可相似的场景却似乎又在重演。 其实,那些曾固执己见的人并非愚蠢,他们甚至比普通大众更为优秀,只是在市场的狂热情绪裹挟下,难以摆脱认知的局限。在股票市场中,以投资为生绝非易事,它考验着投资者的知识、经验、心态以及对市场的洞察力。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十年之后,一切都会明朗。经历过市场的起起伏伏,人们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投资的本质。市场的热度和舆论的导向往往具有迷惑性,唯有保持独立思考,不被情绪左右,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应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态面对股市的风云变幻。
从“茅指数”看投资中的认知与偏见 曾几何时,“茅指数”备受市场热捧,股价一路
周仓与商业
2025-03-13 22:11:2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