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总喜欢说“勤俭”,但其实“勤”和“俭”是完全两回事。比如雍正,勤劳是真勤劳

西门大妈啊 2025-03-11 09:24:22

中国人总喜欢说“勤俭”,但其实“勤”和“俭”是完全两回事。比如雍正,勤劳是真勤劳,然后很多电视剧直接脑补他很节俭,每天就吃点菜泡饭.....

这就属于想太多了。你从他怎么对他的狗也知道(看这里),这人跟“俭”是扯不上一点边的。或者说,他的“俭”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比如他曾经多次下旨,要求"肴馔不可过丰",并批评官员奢靡。但是实际上他是咋吃的呢?

雍正沿袭满族的习惯,一日两顿正餐,早膳一般原定在六点,单手后来因为他的习惯有时候会推迟到八点,晚膳一般在下午两点前。由于他经常工作到深夜,因此会随时加餐。

和电视中只有四菜一汤的形象不一样,雍正每顿正餐有60-70道菜,而且加餐绝不是简单的小点心零食就完了,而是正正经经的有肉有菜。为了备着他随时吃饭,厨房就要一直做饭,因此消耗非常惊人。据记载,雍正四年十月的某一天,"万岁分例以外,还添了猪肉十一斤八两、鸭四只、鸡四只等"。

雍正倒是多次下旨要求御膳“不必多备,免致浪费”。但问题是谁敢?饿着皇上几个脑袋能扛住?

在菜品选择上,雍正也更喜爱各种精致的汉族菜肴。比如糖醋樱桃肉、酒酿圆子、江宁织造进贡苏州特色酱菜等。当然了,满族的饮食也必不可少,比如鹿肉、熊掌、鲥鱼、鸡蛋烫面饺、羊肉馅包子、奶卷、奶饼、奶饽饽等。

雍正对蔬菜要求不高,吃的大多是家常菜,比如炒菠菜、炒豆芽、水焯白菜心等还有鸡汤煨豆腐、火腿炖豆腐等豆腐菜。另外雍正似乎特别爱吃萝卜,每顿饭都有萝卜顿肉末或者肉烧萝卜之类的菜。

因为雍正信佛,农历初一、十五及佛诞日,会选择茹素,在日常菜蔬外,还会加上罗汉面筋、素烩山药等。

为了进补,除了吃丹药,雍正还经常吃燕窝,喝人参鸡汤。由于吃肉比较多,雍正日常饮用的是普洱茶,偶尔喝六安茶和龙井茶。

总之,和节俭不沾边。

而他爹康熙,和他相比倒是可以称得上节俭。康熙每餐固定12-15道菜,应该说并不多,这和康熙主张的"节饮食,慎起居"养生思路有很大关系。康熙注重食材新鲜度,曾下令禁止使用隔夜剩食,他甚至亲自编写《水性记》鉴定水质,得出的结论是玉泉山的水好(今天依然如此)。

除此以外,康熙推崇还"兼菜蔬食之则少病",认为“多吃蔬果可至老犹健”,这和满族早期大块吃肉的习惯是非常不一样的。据《清圣祖实录》,他常劝诫大臣多食蔬菜,晚年尤其注重饮食清淡,避免过度油腻,和我妈让我多吃青菜差不多...

康熙每餐必配蔬果,每顿饭仅吃七分饱,晚年甚至有时一天仅吃一顿饭。而且严格遵守用膳时间,饭后只会吃一点小点心,强调"夜不可饭食",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属于非常健康的生活习惯了。类似轻断食?

不过康熙也有自己喜欢的菜,除了满足的奶制品以外,就是鸡里蹦。这道菜现在北京很多地方还有,康熙喜欢这道菜倒不是因为好吃,完全是因为谐音"吉利"。

好家伙谐音梗加钱是吧~

康熙用膳后,习惯和身边人“讲开心事”,或赏玩珍器,保持心情愉快平和,避免思虑过重,强调“心静则气和”,认为此举有助于消化。除此以外,他还厌恶酗酒行为,因此很少饮酒,仅在年节或宴席时小酌一杯,到晚年才会喝一点西洋葡萄酒。

你别说这一套饮食和生活习惯下来,在当时能活到69也不奇怪了。

他孙子乾隆,则是把爸爸和爷爷的生活习惯融合了下,主打一个荤素搭配,口味加倍~乾隆在吃的方面肯定不能算多节俭,日常约48品菜。但是牛逼的是他每天的作息非常严格,每日寅初(凌晨3点)起床,戌正(晚8:30)就寝,五十年间误差不逾一刻,饮食时间高度规律。

好家伙我感觉自律博主也不过如此了吧...

虽然菜的花样多,但是乾隆吃的很节制,所谓的清宫“食不过三匙”就是乾隆的个人习惯,每道菜很少吃三口以上,算是一种自我约束吧。

不过乾隆是个火锅狂魔,特别喜欢吃火锅。乾隆朝秋冬春三季都会上火锅,如野味火锅、全羊火锅等数十种。为了养生,乾隆还每日服用人参约一钱,并饮用龟龄集、松龄太平春酒等补益药酒。

感觉放今天能当个养生博主啥的~~~

0 阅读:22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