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清贫出身的人,我发现咱经常会主动不去追求好东西,觉得所有渴望是一没必要二太贵买不起,毕竟从小长辈们很可能都是这么回应咱的需求的,导致咱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都固化了。我去学钢管舞之前我从来没有给我自己买过任何「付费服务」,甚至都没做过美甲,没有我可以预想到回报的消费我绝对不花,以前我朋友来我家就感叹:哇,你家真的只有衣服。 (我那时候是穿搭博主)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把自己当一个人对待,我成长的环境里我觉得很少也有人把自己当人对待,如果有,那也是矫情。
开始学钢管舞的原因仅仅是有了一点渴望,然后发现我竟然可以支付起学费,事实上由于我过于抠门,从这开始,我总是能把时限卡上出50元以下一节的课均价,我觉得清贫以及抠门的过往真是让我的成年生活非常充实精彩,如果我没有把我的某件属有物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我就会很紧张,我觉得这也导致了我在学会为自己花钱之后有点囤积癖,我囤积各种零零散散的东西,也囤积让我不舒服的人际关系,如果我身边的人和事能有像我给出我投资出去的注意力和期待,我就会受到沉没成本效应影响,匮乏感就这样以不同的方式持续影响了我二十多年。
还好我还是及时复盘了,这半年年我捐掉了至少七八十公斤的衣物,也学会了不要一闲下来就想找人陪伴,不要总是期待周遭一定要“回报”自己,有时候支出的意义只是支出,体验的意义只是体验,我不必总需要获得什么额外的东西。
我当初对运动了解不深的时候为了性价比高频率刷课,也导致了我身体受伤很多次,瑜伽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非暴力”,但我曾经就是这么一个为了过得“划算”就对自己施加暴力的人。 我知道微博不是一个听人自夸的地方,但是我真的觉得我有想要公开夸一下我自己,一直说曾经也有点老土,但是我从我的时光里收获的东西的确让我很有分享的欲望。
今天又收了很多东西捐掉,也收出来了很多闲置。我是一个在购买的时候很浪漫的人,我过去买的东西里都包含了我对某个场景的设想,只是有一些场景迟迟没在我的人生当中发生,比如去海边,去有很多时髦同龄人的地方,去觥筹交错,和喜欢的人约会,去出风头。现在我生活中更多的事是在家照顾猫,出门徒步,随机出现在各种运动场合,在桌子面前读书工作画画,然后穿着让我有状态的衣服跳钢管舞,经过很多很多次路过我的衣橱然后觉得手足无措的瞬间,我决定我要迈出这一步,去面对我真实的生活需求乃至人生需求。
我买过的每一件物品里,都有我过去的碎片,那个充满斗志且天马行空的,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兴趣,好像可以包容一切的女孩,我看向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到她,灵魂的印记不会说谎。 为了避免触景伤情,我决定卖掉我的大部分衣物,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和大家分享我的人生记忆,希望这些东西,可以乘着我曾经的幻想,再次被赋予更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