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低
两会闭幕了,会程这两天关于彩礼和生育率结婚率问题,代表小组讨论热烈,我分享下自己的看法吧。
1:彩礼问题是一个阶级问题。彩礼的本质是对弱势男性群体,是对普通男性的压榨和阶级剥削。有钱的少数豪门男性并不受彩礼困扰,有的是人愿意倒贴嫁妆盼着求着想要嫁入豪门。而被索要彩礼的,则往往是收入普通甚至收入较低的广大弱势男性群体。说到底,这还是个经济问题。而我,反对任何形式的剥削。
2:封建时期是有彩礼,但封建时期彩礼对应的是“所有权”,是将女性视为男性“私人财产”的一种野蛮计价。封建时期支付彩礼后男性对女性几乎拥有“绝对控制权”,这本质是对女性的歧视、侵犯和压迫!!但今天已经是男女平等的社会,今天都男性即便再支付彩礼,也并不再且也不被允许享有对女性的任何“所有权”。大多数现代男性也很容易想明白这一点,因此自然就会拒绝支付彩礼,并要求真正践行男女全面平等。当这一呼吁得不到解决,广大普通男性自然就会选择躺平拒婚来对抗。
也就是说,当下社会似乎是想要求广大普通中国男性既要承受封建社会的彩礼,又要遵守社会主义的平等,还要承受资本主义的女拳。这种既要又要还要,已经使得广大中国普通男性无法承担,只能不婚不育。
3:封建彩礼,社会主义男女平等,西方女拳至上,这三者是个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三角,因为其本质上就是互相排斥对立的。女性选择任何一种,就必然得同步放弃其它两种对立的立场。我个人支持社会主义,支持推动和实现男女完全平等,支持维护妇女根本权益,实现男女平责,平权,平等,保护女性劳动的权力,优待女性生育付出。
4:婚恋市场化导致婚育问题严峻。在90年代以前,中国社会婚育问题矛盾并不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收入普遍差距不大,因此婚恋并没有市场化迹象,基本上无论取嫁谁,经济上都不会有太大差距。但是目前随着市场化的演进,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拉大,于是婚恋也潜移默化地“市场化了”。
既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确有极少数女性可以通过婚育和上嫁来改变阶级和经济状况,那么自然其余女性也就不愿意委屈自己,也都不希望自己婚后生活质量降低。而要想婚后生活质量不降低,捷径往往就是依靠嫁给比自己收入更高的男性来实现。但问题是,市场化以后,资源和财富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海量的适龄女性面临已经市场化的婚恋市场时,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实际失去了平等选择权。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月收入6000元以下的男性占到了80%左右,而这些男性大都被适龄女性无意识地天然排除在了的婚恋选择范围之外,因为这一档收入确实很难保证婚后继续维持女性精致生活的开支所需。因此这就间接导致剩下的极少数真正掌握财富,看起来能够维持女性精致生活的极少数豪门男性,对应拥有了数量庞大到可供其任意挑选的适龄女性群体。
也就是说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已经导致极少数掌握财富的男性通过市场化手段将自身变成了稀缺资源,将大量无法或不愿嫁给普通男性的女性挤压成了对己供应过剩的倾销市场。 而那些真正有结婚生子需求的广大普通男性,则反而被打压和贬损成了无人光顾的鬼城空市,无人问津。
因此,如不解决现阶级的收入差距问题,不解决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问题,中国的生育率问题无解。 哪怕最终实现彩礼合法化,也只不过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广大普通男性的剥削罢了。而这又只会进一步导致婚育市场供需关系的加速失衡,进一步使得真正掌握财富的豪门男性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使之占用和空置更多的女性,进一步恶化适龄女性的实际选择权,进一步降低人口和生育率。
5: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和现状,我的方案是:加快出海步伐,快速推动命运共同体,加快跨境贸易和文化交流,试点简化和放宽外国新娘来华获取居住证的流程和条件。快速拓展中国的经济圈和朋友圈。委员唯有进一步做大蛋糕,才能让普通人分到更多。中国实力,中国经济,中国男性都要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拓宽全民发展空间,才能持续解决当下的问题。
全国两会周小平中国[超话]彩礼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