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还没亮透,苏敏就被客厅传来的窸窣声惊醒。她摸出枕头下的手机,荧荧蓝光显示着5:07。这是她嫁到周家第七天,也是连续第七天被婆婆的扫帚声吵醒。 "妈,您能晚点打扫吗?"苏敏裹着珊瑚绒睡衣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正在擦油烟机的背影。婆婆踮脚够高处油渍的动作顿了顿,抹布在金属表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年轻人觉多。"婆婆背对着她往水槽拧抹布,冻得通红的手指关节像十颗熟透的山楂,"我像你这么大时,天不亮就下地割猪草了。" 苏敏盯着大理石台面上的水渍,想起婚前母亲叮嘱"别跟婆婆顶嘴",把话嚼碎了咽回去。转身时瞥见婆婆弯腰捡掉落的百洁布,后腰处的膏药边角翻卷着,在深蓝棉袄上格外显眼。 第二天苏敏特意定了四点半的闹钟。她趿着棉拖摸黑走到客厅,摸到墙角的扫帚时,黑暗中突然响起婆婆的声音:"放着我来。" 老式钨丝灯啪地亮起,老太太攥着抹布的手指节发白,像护崽的母鸡盯着自己的领地。 这场无声的较量持续到冬至前夜。苏敏拖着加班的疲惫身子回家,玄关处堆着三个鼓囊的蛇皮袋,蒜味混着泥土腥气直往鼻子里钻。婆婆蹲在地上分拣大蒜:"菜场老刘给的,说是紫皮蒜杀菌好。" "妈,这些放楼道行吗?"苏敏话音未落,婆婆已经拎起一袋往厨房走:"搁外头招蟑螂。"苏敏看着白瓷砖上滚落的泥点,太阳穴突突直跳。 转折发生在圣诞夜。苏敏照例提前两小时起床,发现婆婆正扶着冰箱门慢慢直腰。她抢过拖把胡乱挥动,没注意到地板太湿。老太太端着豆浆出来时,拖鞋在反光的地砖上打了个滑。 "您膝盖..."苏敏扶人时摸到厚实的护膝,突然想起每次打扫时细碎的抽气声。婆婆扯下卷起的裤脚盖住膏药:"老毛病,天冷就犯。" 那天苏敏请了假。中药铺的坐堂大夫说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怕寒气,她盯着塑料袋里二十贴膏药发怔。经过商厦橱窗时,模特脖子上的羊绒围巾让她想起婆婆总用旧毛线勾的护膝。 当苏敏把电热护膝和加绒橡胶手套放在婆婆床头时,发现五斗橱最上层抽屉半开着。褪色的铁盒里整整齐齐码着汇款单,收款人地址是贵州某县中学——那是丈夫提过供他读书的远房表姑家。 元旦清晨,苏敏被厨房的面香唤醒。婆婆正在揉面团,新围裙上印着"全网最红阿婆主",是苏敏昨天网购的。老人别扭地调整着挂脖系带:"你教我用那个...微信支付?我想给老刘转蒜钱。" "妈,咱们包酸菜馅饺子吧?"苏敏洗净手凑过来,面盆上腾起的热气模糊了两代人的脸庞。窗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厨房玻璃上的霜花渐渐融成水珠,顺着窗框蜿蜒而下。 晨光透过纱帘爬上料理台,照亮并排摆着的两只保温杯。苏敏的黑色杯身印着英文logo,婆婆的绿色塑料杯磕掉了漆,杯口还沾着枸杞碎。两缕白汽从杯口袅袅升起,在光柱里缠绕成螺旋,最终消融在充满面粉香气的空气里。
--- 天还没亮透,苏敏就被客厅传来的窸窣声惊醒。她摸出枕头下的手机,荧荧蓝光显
欣欣生活
2025-03-10 12:50:10
1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