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后的版本(保留原文所有字句,仅重新组合段落): 《初三记事》 (一) 初三不好写。想起来脑子里面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除了考试。 初三以后,突然显得忙碌起来。除了初中物理以外,还有新增的初中化学。所以作业多了很多,每天中午要写。有的时候中午,把作业带回家里去写。匆匆忙忙的没有写完,又急急忙忙往学校赶。有的时候忙起来,都来不及上厕所。 初三下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初中升高中初步筛选,淘汰了一批学生。剩下的学生和往届生集中在一起复习。 我们初三那会升高中,一共考了3次。第一次学校的预选。第二次是在区里面的筛选,第三次是到县城里面正式参加考试。考得好的可以上高中。 在学校进行初步预选的时候,还专门进了进行了一次动员大会。让大家好好准备,过五关,斩六将。那个大会是在四面通风的大礼堂举行的。 (二) 长岗回家的路上,有一个很大的下坡。坡度较高,所以起名叫长岗。下坡的地方有一个厕所,所以每次从家里面回学校的时候,会在那个厕所里面解决一下。那个厕所是一个旱厕,味道大的很。到处都是大小便,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人有三急,能有一个方便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以前每次放学还要帮家里卖鸡蛋,然后用卖鸡蛋的钱去买油盐酱醋。这事好像也突然少多了。那时候油盐供应都很紧张,有的时候会断货。我们有一次跑到岳庙,那个稍远的地方的商店买到了油,其它地方暂时没有。这种事情跟现在的年轻人说,他们可能都根本不敢想象。好多东西经常买不到,有钱也买不到。 初一初二的时候,可以在放学的路上,到那个小书摊上去看小人书。一分钱一本,通常是两个人在一块儿看。像《泪痕》、《小花》。初三日子一下子紧张起来,这种事突然少多了。 (三) 我们的物理老师叫徐JZ。对上课的内容非常熟。每次上课的时候基本上不带书。教案烂熟于胸。上课结束的时候,布置作业他都根本不翻书,直接告诉大家翻到多少页,第几道、第几道、第几道题目。这是我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遇到的唯一的一个特殊老师。 化学老师每次上课提问的时候,好像专门盯上了我。所以说每次都不敢懈怠。每次就上课之前,都要认真准备。准备老师的专门提问。 那时候的政治、治理和历史都需要背诵。我们经常在放学回家之前,翻越学校的院墙,到田野里面,到茅草堆里背书。有的时候还会爬到树杈上,在那上面背书。到处都有我们的人。现在看起来觉得挺浪漫,其实更多的是无奈。 【重组说明】 第一部分集中学业压力与考试体系:保留原始开篇的茫然感,衔接筛选考试、三次大考和动员大会 第二部分整合生活场景:将厕所、卖鸡蛋、买油盐、小人书等生活细节集中呈现 第三部分聚焦教学主体:合并师生互动与特殊学习方式,形成教与学的完整图景
调整后的版本(保留原文所有字句,仅重新组合段落): 《初三记事》 (一) 初三不
乐天派的海风
2025-03-09 17:26:0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