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千年印记!
乐蓉谈文学
2025-03-03 15:54:47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
🌟[马丽]
🍂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钦命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远嫁西域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
.
刘细君离开汉地,跨越广阔的西域,孤身去到异国他乡和亲,后来又遵从猎骄靡的旨意,改嫁给孙子军须靡并生下一个女儿,名为少夫。
.
但细君公主到乌孙不过四年,便于公元前101年去世,长眠在乌孙,如今的新疆伊犁河畔。
🍂
随后,汉武帝又封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再次和亲乌孙。公元前100年,解忧公主来到乌孙,这一待就是半个世纪,步细君公主之后继续为加强汉朝与乌孙的政治联盟而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
解忧公主经常通过邮书给汉廷传递消息,协调事务,苦心经营,致力于促成乌孙及西域诸国与汉朝站在同一阵线共同对抗匈奴,同时加强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文化、经济联结与融合,开拓丝绸之路。
.
这期间,她经历了风云变幻的王廷斗争、平复内乱,以一己之力主导对匈奴战争,还遵循乌孙习俗两次改嫁新王,维持政治联盟关系。直到公元前51年,年迈的解忧公主完成人生使命,回归汉地。
🍂
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一枚长22.9厘米的木简上,记载了细君公主与乌孙王军须靡所生的女儿少夫公主,送给质子一匹牡马的事情。
.
另一枚长23.5厘米的木简上,书有解忧公主将乌孙军情上书汉廷,传给悬泉驿和万年驿的驿骑的情况。
.
1992年出土的一枚长23厘米的木简,记载了公元前51年汉廷传信给各驿站安排好接待解忧公主归汉的事务。
🍂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收藏有古代西域地区出土的木简近4万枚。除了记载有两位和亲公主的有关文书,还有当年汉朝在西域经营、丝绸之路往来的大量驿站有关事务,包括出使西域、战争、屯田生产、社会日常、经济文化事务等等。
.
这些埋藏在黄沙之下历经两千多年岁月的汉朝木简,曾经担任着汉朝与西域密切交流的重要角色。如今木简上字迹斑驳的寥寥数语,在其背后是遥远而真实存在、风云变幻的历史。
.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员马丽所著的这本书,通过对博物馆珍藏的敦煌简牍进行梳理和解读,结合史料典籍和考古发现,还原这些木简背后两千多年前汉朝经营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历史片段,讲述有关的历史事件,让人仿佛穿越到汉简里,重走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岁月。
🍂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