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

迈凌聊文学 2025-02-26 16:17:40
我的私人书单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向何方? 当我们回首自己的一生,或向人讲述自己,会以怎样的形式? 故事!我们会将自己经历过的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但我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会不自觉地选择某些情节,忽略另一些片段,从而塑造一个现在的自己,或者说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 丹·P.麦克亚当斯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一书中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人生故事模型。这个模型将人的一生视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叙事文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是一场持续的过程,从婴儿期到老年,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任务和发展目标。 即使在婴儿时期,我们也在为自己的生命故事收集材料。四岁的孩子能通过搜集情感符号和意象来理解自己经历的事物。尽管在成长过程中会遗忘部分意象,但一些重要的意象和象征在成年时期依然存在,并被纳入生命故事。到了青春期后,我们开始遭遇身份认同危机,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创造起个人神话。这时,有意无意地创造一个意识形态背景——使得生命故事拥有伦理道德与宗教信仰背景。一旦意识形态建立完毕,绝大部分的意识形态在余生都不会发生改变。 但我们的记忆不是简单的信息存储,而是经过精心编织的叙事结构。我们在一次次回顾和叙述过去的故事时,也是在一次次重述中重构自己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赋予过去新的意义,塑造着现在的自我,并为未来找到方向。正如本书所揭示的主题:我们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决定了我们将成为怎样的人。 书中强调“叙事的力量”。当我们改变讲述故事的方式时,我们就在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一个被讲述为"失败者"故事的人,可以通过重构叙事,将其转化为"奋斗者"的故事。这种叙事重构不是自我欺骗,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重塑。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的故事也蕴含着改变的可能。 这本书也告诉我们,我们自己的一生都是靠自己主动创造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都有能力通过改变叙事来改变人生。这种认知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生命故事的褶皱中,永远存在着重新开始的可能。

0 阅读:0

评论列表

西瓜?

西瓜?

2
2025-02-26 20:07

板凳 谢谢分享

bjyxsrzd

bjyxsrzd

1
2025-02-26 19:34

抢个沙发坐坐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