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男孩,在学校吃午餐时,尽情吸吮着剥下来的大虾外皮,却把虾仁留在一旁,准备带回家给哥哥吃,不料,校长看到后,责备道:"这虾,你必须吃完再走!" 2022年5月,河北保定顺平县大岭后小学的食堂里暖意融融,校长陈文水一边端着大虾巡视,一边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频频点头。 这时,一个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他将大虾的虾仁一个个剥出来,放在饭盒的一角,自己却只是意犹未尽地吮吸着虾壳。 陈文水弯着腰问他:"这虾你为什么不吃?"
"带回家吃。"男孩怯生生地回答。 “带回家给谁吃啊?” 陈文水追问道。 “给哥哥吃!” 陈文水心里一阵酸楚,他知道男孩家里的情况,男孩叫齐玉堂,有一个哥哥叫齐玉帅,也是他的学生,却因为小儿麻痹瘫痪在床。 他二话不说,又盛了两大勺虾,放进玉堂的饭盒里,说道:"这些是专门给你哥哥带回去的,你的那份必须在这里吃完,来,我看着你吃。" 玉堂心里暖暖的,却又不善表达,低着头掩藏着自己眼里的情绪,拿起剥好的虾仁,放进了自己嘴里。 第二天,陈文水就带着水果和营养品登门拜访。 推开摇摇欲坠的木门,眼前的情景让他仿佛被针狠狠扎了一下,齐玉帅正趴卧在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20年病痛的摧残,让他的眼里早已没了神采。 "校长..."齐玉帅微弱的声音里带着惊喜,"您还记得我啊..."
"记得,当然记得。"陈文水像当年教书时那样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坐在一旁,和他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陈文水再也绷不住,借口太热,走出门去拭去了眼角的泪,他一直默默责备自己,20年前,自己没有能力帮助到这个学生。 临走时,他特意留下了2000块钱,嘱咐他一定要坚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陈文水希望能帮助到玉帅一家,回去后就发起了爱心捐款。 很快,一张价值数千元的护理床,还有一个电动轮椅送到了齐家,他像教学生一样,手把手教玉帅使用床上的各种功能,又推着他出去晒太阳,已经7年没见到阳光的玉帅悄悄地哭了。 不仅如此,陈文水为了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还为他们募集了5000元的养猪创业基金。 一家人都是朴实的农民,心里万分感激却又不知道怎么感谢。 就在陈文水离开不久,小玉堂提着一兜子家里最好的核桃追了上来,陈文水说什么也不肯要,小玉堂却一把把核桃放在地下,迅速地跑掉了。 看着小玉堂跑走的背影,陈文水眼眶湿润,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这个温暖的故事在网上传开后,感动了无数人,但对陈文水来说,这只是他守护大山里孩子们的一个缩影。 陈文水是土生土长的大岭后村人,从事教育工作已经30多年了,从代课老师到校长,他一直坚守在这里。 大岭后村四面环山,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穷困村,村里通向外界的只有一条340米长的隧道,这条隧道还是六七十年代,父辈们用了10年时间,一点一点开凿出来的。 2014年,陈文水担任岭后小学的校长,那时教室里桌椅破旧,连最基本的板擦和粉笔都少得可怜,代课老师来了又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为了改变现状,他四处奔走,争取资金,实实在在解决学校的根本问题。 学校里有200多个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有的孩子平时连顿像样的热乎饭都吃不上。 为了照顾这些孩子们,他自己搭着钱,为孩子们提供有营养的免费午餐和晚餐。 但他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2018年9月起,他把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拍成视频发到网上,一是希望在外打工的家长们放心,二是为了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 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大山里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四面八方的爱心汇聚而来。 为了确保每一分爱心款都用在孩子们身上,陈文水成立了公益监督小组,所有捐赠及物资使用,全都清楚记录并在直播中公示。 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学校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楼里建起了微机室、图书馆,操场上铺上了塑胶跑道,孩子们穿上了红色的校服,白色的球鞋。 饭菜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有荤有素、营养搭配,餐餐有牛奶和水果。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感受到了爱,眼里透出了光! 为了留住老师,陈文水也想尽办法,他厚着脸皮跟爱心人士要东西,米啊,面啊,油啊,全都用来给老师发福利。 老师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成绩也从全县倒数第一上升到了中游水平。 为了筹措更多资金,这位年过半百的校长还学起了直播带货,甚至打起了PK,有时输了要做深蹲,这些年他已经做了几万个,但他从来不后悔。而直播打赏来的钱,他也全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 陈文水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站在金字塔顶端,但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看到山外的世界。"这些年来,他一直为了这个信念而坚持着。 这就是陈文水,一个用大爱托起大山里孩子们希望的平凡校长,他就像一把开山斧,努力地为孩子们开凿着未来!致敬伟大的陈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