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高考状元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万美元。国内一片哗然。7年后,

上瓦州杭 2025-02-25 09:37:36

2010年,河南高考状元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万美元。国内一片哗然。7年后,张磊向自己母校人民大学捐款3个亿。清华副校长施一公喊话张磊说:“捐再多也只是个校友,捐给西湖大学,我让你当联合创始人!”   90年代末期,全球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也影响到了尚在求学的张磊。1999年,他选择暂缓学业,回国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2000年,张磊在中国创立中华创业网,专注于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项目开展半年后便实现盈利,并获得了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   然而,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危机重创了整个行业,中华创业网也未能幸免。首次创业的失败经历促使张磊重新思考职业方向,他选择重返美国,继续深造。在这一阶段,他师从投资大师大卫·史文森,系统学习价值投资理论和方法。   完成耶鲁大学学业后,张磊进入一家专注新兴市场的全球投资基金工作。让他有机会深入研究非洲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2003年,他在非洲市场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笔重要投资,促成基金投资了一家铁矿石企业,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随后,张磊的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他被任命为纽约证券交易所首任中国首席代表,这个职位赋予他重要的使命。在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中美资本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并主导建立了纽交所在香港和北京的办事处,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搭建了重要桥梁。   从互联网创业到价值投资研究,再到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度参与,每一次转折都让张磊获得了新的认知和能力。他的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融合的进程,以及中国金融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成长轨迹。   时间来到2010年,张磊就因一桩跨国捐赠而名声大噪。当时,年仅38岁的他毅然决然地向母校耶鲁大学捐赠了888万美元,以表达他对昔日恩师的谢意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哗然。不少人对张磊"为国外学校捐巨款"的行为表示不解,甚至有人质疑他是否缺乏民族自豪感。然而,张磊对此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坦言,自己之所以选择向耶鲁大学捐款,是因为这所世界顶尖学府为他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塑造了他成熟的人格和价值观。正是在耶鲁求学的岁月,他结识了恩师斯文森教授,并在对方的悉心指导下,掌握了现代金融和投资的精髓。   张磊曾在一次采访中动情地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是母校给了我展翅高飞的机会。作为一名华人,我虽然远在异国,但心系祖国的教育事业。这次捐赠,不仅是对耶鲁大学的回馈,更是我希望为中美教育交流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的表现。"   张磊以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2017年,当施一公向他发出西湖大学的"英雄帖"时,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再次慷慨解囊。从那时起,张磊就成为了西湖大学的联合创始人,与施一公携手,为打造一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施一公在公开信中写道:"不管你捐了多少钱,在其他学校你只能是一名普通的校友。但如果你能为西湖大学慷慨解囊,我将亲自授予你'联合创始人'的头衔。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回看2005年,学成归国的张磊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和过人胆识,创立了高瓴资本。这家专注于长期价值投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张磊的带领下,以令人瞩目的业绩迅速崛起,跻身中国乃至全球顶尖资产管理机构的行列。   高瓴资本的成功,源于张磊独特的投资理念。他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的策略,不随波逐流,不被短期利益所诱惑。在他看来,真正优秀的企业,应该具备持续创新、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因此,他把目光投向了那些立志于创造长期价值的公司,如腾讯、京东等行业领军企业。   15年间,凭借精准的投资决策和卓越的管理才能,张磊带领高瓴资本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年化回报率高达39%,甚至超过了"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一惊人的成绩,不仅为张磊赢得了"中国巴菲特"的美誉,更印证了他对"价值投资"理念的坚定信念。   张磊曾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说:"投资最重要的是相信价值,相信时间的力量。只有专注于能够创造真正价值的企业,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赢得长期的成功。"一番朴实而有力的话语,道出了他的真知灼见,也为后来者指明了通往成功的道路。

0 阅读:0
上瓦州杭

上瓦州杭

这是我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