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全球市场的焦点始终围绕DeepSeek带来的中国资产的重估,在此过程中,A股与H股市场走势逐渐分化。上周,恒生指数强势突破了2024年10月8日创下的高点,刷新近三年的新高。与此同时,A股市场涨势相对“温和”,沪深300指数还未收复2024年10月初创下的高点。
对此,高盛在2月23日发布一篇名为《是时候实施A计划》的报告,认为在估值优势和政策预期支撑下,A股有望在未来三个月内迎来“追赶式反弹”。高盛预计,包括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指数等在内的中小盘A股指数将跑赢大盘,因为它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敞口更高。
高盛:看好A股短期内实现超额收益
高盛策略团队发布最新报告称,继续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高盛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继续从基本面和流动性角度支撑H股表现,与此同时,A股还有追赶的空间,将缩小与H股的回报差距。
高盛表示,DeepSeek-R1的推出引发了投资者对中国股票资产的乐观情绪。自1月低点以来,MSCI中国指数上涨了26%,离岸市场互联网股票领涨,A股则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在过去三个月中,A股和H股之间的回报差距扩大至15%,处于历史范围的99%分位数。
“我们的A-H市场轮动模型表明,在未来三个月内,A股相较H股可能将有2%的超额表现。从经验来看,当A股和H股之间的回报差距超过15%时,领涨市场反转的概率为95%。”高盛表示。
该机构预计,估值的相对低估以及潜在的宏观经济政策提振将推动A股实现追赶式上涨。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目前的远期市盈率分别为11.5倍和13.1倍。A-H股估值溢价已从三个月前的34%收窄至14%,如果反弹至过去一年的平均水平,则A股可能有约10%的估值重估空间。
高盛预计,小盘及中盘A股指数(如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指数)表现将优于大盘;大盘指数中,中证A500指数或表现活跃。原因在于,前述一系列指数对科技和创新行业的敞口更高。
高盛重申:“尽管短期更看好A股,但我们仍然认为恒生科技指数会继续表现良好,因为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盈利预期上调将继续推动其上涨。在资金流向方面,随着全球基金进一步增加在中国的配置,H股可能会继续受到青睐。而如果境内个人投资者参与更多,A股表现可能会得到支持。”
根据高盛数据,全球对冲基金目前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为8.2%,虽较上个月提高约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去年10月9.8%的峰值水平。全球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仍处于6%左右的历史低位,这意味着海外资金仍有进一步加仓的空间。
从行业来看,过去一个月,在H股、美股等离岸市场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中国硬件及软件技术公司股价上涨了20%至40%,而A股同行则表现相对落后。高盛预计,随着投资者扩大资金配置,相关行业表现差距可能会缩小,建议投资者关注零售、科技硬件以及媒体娱乐等A股相对H股表现落后的行业,这些板块存在追赶式反弹的机会。
基本面改善是本轮上涨的核心推动力
今年以来,外资机构“唱多”声不绝于耳。在本轮看涨声中,不少机构提及,“基本面因素”取代“预期改善”成为本轮中国股市上涨的核心推动力。
“中国市场的本轮上涨是否与以往不同?在我看来是的。”富达国际基金经理GeorgeEfstathopoulos表示,首先,2024年第四季度之后,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立场已经发生明确转变;其次,消费补贴的积极提振作用逐步显现,向市场参与者发出积极信号;再次,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支持下也有所改善,过去几个月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
“中国1月信贷数据也表明2025年市场迎来了良好开局,信贷增长不仅超出市场共识预期,而且能清楚地看到政策支持的力度持续加大。与此同时,中国AI和DeepSeek的崛起,再次让全球投资者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有能力创新,并且真正做到了创新。这无疑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GeorgeEfstathopoulos说。
“我们认为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本轮上涨与前几次反弹的重要差异。其中,中国AI或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它不仅反映了基本面的改善,并且提供了新的机遇。本质上而言,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基本面,而非‘期望’。”GeorgeEfstathopoulos点评称。
就在上周,此前对中国股市一直维持较谨慎观点的摩根士丹利也开始转向,上调MSCI中国指数评级至标配。摩根士丹利称,中国股市,特别是离岸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这将带来可持续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和估值复苏。“我们比去年9月的反弹期间更有信心地认为,MSCI中国指数近期表现的改善是可以持续的。政策信号明确转向、地缘政治格局改善以及科技突破重塑信心等因素将推动中国市场步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