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我18岁,师范毕业,回到老家教书。这是还未建成的初级中学,不能在学校

睿评趣事 2025-02-22 17:45:59

1982年,我18岁,师范毕业,回到老家教书。这是还未建成的初级中学,不能在学校上课,便借用乡农机站的屋子来上课。当时,乡农机站已倒闭了,这里的屋子都是空着的。只不过,乡农机站的屋子作教室不够用,于是有的班便在过道,和坝子里上。 因为宿舍不够,这里的男教师一般都回家去住。因为大多数教师都是本乡本土的。然而这年下半年的雨水特别多,回家的路又都是土路,路上的泥能到人的小腿。即便穿着长统靴,走起路来也颇为吃力。而那时穿长统靴的人很少。像我们这些师范毕业的,家庭条件都不怎么好,也没那个条件买长统靴,只能打着赤脚走,手上提着凉鞋。待走到学校附近,找个水田角落,把脚上的泥洗掉,穿上凉鞋去学校。 在乡村,有一种叫“墨蚊子”的特别令人讨厌。虽然它个头很小,比芝麻还小,可它很多,如果你挽着裤脚,裸露处便是黑麻麻的墨蚊子。这种蚊子有个特点,不怕死,它一落到你脚上就不会飞走,哪怕它吃饱,甚至是撑着了,也不会飞走。而我们在上课时,一般都是换着裤脚的,待觉得脚上有痒酥酥的感觉传来,便抬起脚,用手猛拍下去,便会打死无数的墨蚊子,脚上有着无数点红,那是自己的血。像这种情形,不知得打多少次。 我们为了防墨蚊子咬,把裤脚放下,可墨蚊子会咬脚背,我们也就拍打脚背。在坝子里,走道上,便时不时响起拍打墨蚊子的声音。学生们在听得这拍打的声音时,并不会发笑。因为他们也跟教师一样,深受墨蚊子之害,大家也就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了。 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我们上了半个学期,这时,学校修得差不多了,便搬回了学校去上课。这下子,上课期间拍打墨蚊子的声音便不再有了。 现在回想起来,可用普希金的一句诗来形容:而那过去了,都会成为亲切地怀恋!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1
2025-02-22 18:54

我们那里叫它“黑毛子”

睿评趣事

睿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