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卖到海外的国宝——浑源牺尊

元月聊收藏 2025-02-22 17:01:28
浑源牺尊—春秋晚期 拍摄于上海博物馆 1923年山西浑源县李峪村出土 李峪村出土的青铜器大多流失海外,少量留在国内被上海博物馆收藏。而这件牺尊也差一点就被卢芹斋卖到国外(卢便是将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贩卖到美国的历史罪人),后在上海被拦下,1952年入藏上海博物馆。 尊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孔,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可以取出。从其结构看,这是一件温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器可以盛酒,空穴注水装于尊腹用来温酒。用动物形态设计成酒器尊的外形,为中国青铜器的一个特点。此器形态稳重,虽然四足矮短,但牛首上充满张力的双角、圆瞪的双目保持了真实感,使造型与实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牛鼻上穿有一环,说明了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是研究中国牲畜驯化史的一件宝贵的实物资料。纹饰精美,牛首、颈、身、腿等部位装饰有以盘绕迴旋的龙蛇纹组成的兽面纹,通过纹饰可以看出印模技术的使用。在牛颈及锅形器上饰有虎、犀等小动物的浮雕,形态生动,铸作精美。(以上内容来源于上海博物馆官网) 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青铜器 文物 国宝 考古 流失海外的国宝 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历史 硬核作者出圈计划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