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看病开方子靠谱吗 Deepseek这几天可真够忙的,不仅是当上了公务员,而且还在网络上给单身男女们当月老牵红线,不过离大谱的是有人利用Deepseek看病问诊开药方,咱不得不提醒一句,真的就别把自己的健康不当回事儿,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需专业技能支持,患者切莫自己当医生!
据荔枝新闻消息,有家长说,孩子发烧感冒求助Deepseek,56秒就开出了药方,跟医生开得很接近!也有网友表示:Deepseek还能开中药方,而扬子晚报的消息则显示,有人用Deepseek开的药方抓了中药,目前感觉一切良好,甚至都已经开始吃第二副药了。
不得不说,网友们的对AI使用场景的想象力确实非常丰富,不过让Deepseek帮忙看病是不是有点过于冒进了?咱们能理解部分网友对AI的认识,觉得它们拥有庞大的大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而且还能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更新和迭代,就好比读了万卷医学著作一样。那让AI帮忙参谋一下病情,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要我说,AI最不可能抢的饭碗,就是医生的饭碗。培养一个成熟的医生,5年的本科还是只是起步,更不用提规培等等一系列门槛。也就是说,医生不光是读了万卷书,更是行了万里路,他见过了不同的病人,处理过各类疑难杂症,他不会辜负你的信任。他对你做出的诊断,不光是因为他的知识储备,更是基于各类医学手段的检测。
说句实在话,使用Deepseek开药方,跟早前大家在网上寻找对应症状给自己看病一样,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咱在这儿自己当一回反面教材,前段时间自己腰部隐隐作痛,上网一查,觉得可能是因为久坐导致的腰肌劳损,自己也就没当回事儿。结果几个月后,腰部突然剧烈疼痛,跑去医院急诊拍了片子之后才发现是肾结石。
所以您看,不同的病症或许都会对应类似的症状,咱们普通人甚至连身体的结构都不了解,那么提供给AI的描述怎么能做到准确?而且缺少了现代医学手段的检查,又怎么能查出病根呢?
看病就医,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虽然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仍旧需要看到的是,促成这一愿景的实现,仍然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的支撑。也就是说,哪怕AI医疗最终走进千家万户,它们可以成为医生的好帮手,但它们并不能够取代医生。
毕竟,AI并不是人,在复杂情况下的决断力与创造力无法与人相提并论。都说看病是“一人一方”,试图用大数据和公式化的操作来看病,无疑也是否定了人类个体间的差异性。最后咱希望使用Deepseek看病开方,仅仅是为了蹭热度而展开的话题,要知道生命和健康容不得半点儿戏。如果您身体不适,最好还是去正规的医院,而不是跟AI玩猜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