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一天,随着三声划破长空的枪响,开国少将李发倒在了一片血泊中,令人震惊的是,行凶者竟是军中一名机枪手。而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时,凶手又引爆手榴弹,自尽身亡! 1957年3月25日,福建厦门某团军营,天气晴朗,操场上的尘土被风一吹,弥漫在空气中,阳光透过云层,斜斜地洒在地面上,映着士兵们笔直的身姿。 李发少将,刚刚风尘仆仆地来到这支驻扎在前线的三营检查军政训练工作和军事设施。 他的脸上带着惯常的严肃,目光扫过列队的士兵。 而后他将主持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 会议中,营中一个年轻的士兵,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眼里透出一丝异样的情绪。他就是凌发凤,一个看似普通的机枪手。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下一秒—— “砰!砰!砰!” 三声枪响划破天际,所有人都愣住了。李发猛然倒地,鲜血从胸口渗出,染红了地面。 周边的士兵惊恐之余,担忧的跑向倒地的将军,立即将他送去了医院。 可是已经晚了,子弹穿透了要害,李发没有了生机。 而开枪的凌发凤呢,他在李发将军到底的那一刻,扔下步枪,神色复杂,仿佛意识到自己犯下了无法挽回的大错。 随即,他从腰间掏出一颗手榴弹,狠狠一拉。 随着一声巨响,他自杀了。 一个光荣的将军,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枪下。消息一经传出,整个部队震惊了,上级更是震怒,立刻下令彻查此事! 要说李发,绝对是个传奇人物。16岁入伍,9次负伤,哪次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但他每次都挺了过来,可却在1957年的春天,倒在了自己人的枪下。 李发1913年生于安徽六安,小时候家境贫寒,见惯了地主欺压百姓,16岁那年毅然加入红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的成长速度那非常快! 刚开始李发是个班长,转眼就成了机枪排排长,很快又升任营长。 战争时期,他冲锋在前,打得凶猛,先后经历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李发先后任渤海军区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副军长,后来驻扎福建前线,负责对台作战的军事训练和战备建设。 1955年,李发被授予少将军衔,那一年,他42岁。正是军旅生涯的黄金时期,谁能想到,才两年后,他就不幸被暗杀? 李发被刺杀的消息一出,军中立刻炸了锅。福建是前线,刚刚经历金门炮战,两岸局势紧张,难道是国民党特务渗透? 带着这样的疑问,高层立即成立调查组,调查的负责人是开国大将谭政,这可是军队纪律最铁腕的干部之一。 调查组迅速展开工作,从凶手凌发凤的背景、社会关系、日常表现,全方位摸排。 没多久,调查组得出了结论——凌发凤,不是敌特。 这结果让很多人不敢相信。自己人下手?堪称荒唐!可现实就是这么荒唐。 凌发凤是普通士兵,没有敌特背景,但性格极端,心理素质极差。 在部队里,他因严格的军队管理制度总觉得自己受到了欺负,和排长关系不好,心里一直憋着火。 他原本打算对自己的排长下手,可是碰巧李发来了,他临时改变了目标! 调查报告最终在《八一杂志》上公开发表:士兵因个人心理问题,对领导不满,产生对立情绪后行凶。 李发的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整个军队管理的一记警钟。 调查结束后,部队加强和全面改进了管理,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李发的牺牲被认定为革命烈士,福建前线的官兵在厦门东南山坡上为他立了一座纪念碑。 这座碑,一直矗立至今。 参考信源:他16岁参加红军,42岁成开国少将,授衔2年后遭部下刺杀身亡 法治平安淅川 2022-07-04
1957年的一天,随着三声划破长空的枪响,开国少将李发倒在了一片血泊中,令人震惊
绮南爱历史
2025-02-21 18:12:42
0
阅读: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