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西部,这里有着各色各样的民族文化,有着壮丽辽阔的无垠大地,但更多的是因为

波览历史 2025-02-21 17:40:53

在祖国的西部,这里有着各色各样的民族文化,有着壮丽辽阔的无垠大地,但更多的是因为不平衡的发展所带来经济落后。为了改变西部地区的现况,大批青年响应了国家的召唤,奔赴西部为基层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国家兴”,当国家建设西部的号角吹响时,上个世纪的青年战士们喊着三线建设的口号从中部地区浩浩荡荡的涌入西部。数百万人参与,两千多亿投入。国家接连用了三个五年计划为西部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在先辈的奋斗下,四川、西安、重庆等城市成为了工业门类齐全,机械装备程度高的发展地区。但是西部地区的总面积高达687平方公里占据了全国国土的72%,纵然是一代人付出全部心力,西部整体开发的任务依旧是任重道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西部开发的任务重,难度大但这并不是放弃的理由。在1993年江泽民同志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在经过中央决定后多次召开会议对西部大开发做出部署安排。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又是一批批的有志之士响应号召奔赴西部。在他们的努力下,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增长了数万亿,人均收入同样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代人的努力下,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如今虽然西部偏远地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趋势来说,西方地区仍然有大量经济、自然优势等待挖掘。   自从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这一次又是一代新青年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如果说之前进入西部地区的人们是建设者、开拓者那么如今来到西部辽阔大地的则是协助者,青年们将走向基层,让更加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渐渐渗透西部偏远土地。   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开展,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来到了西部基层。曾经有人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摆脱贫穷。但是越来越多的西部志愿者们证明了,青年接受的教育是为了帮助更多人走出贫穷。   这些网络上的“脆皮大学生”来到了现实,个顶个的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他们将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施展在这片土地,7.80岁的老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种下的农产品从手机里就能卖到远方。   而另一部分的年轻人则接下了先辈们的精神,用青春填补着西部大地的“伤痕”。无论是沙漠还是戈壁,都是困扰了一代代西部志愿者的心头大患。可是当新的志愿者来到这里后,总能从一颗颗坚韧的植物中看到前人的影子。   辽阔的土地上,生不出狭隘生不出狭窄的爱,有国旗的地方就是家。西部开发的任务艰巨,但是中国的青年代代不息,积硅步可至千里,积小流可成江海。 信息来源: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5-02-21 12:15·新黄河

0 阅读:0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