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一15岁少年带着肝癌父亲到杭州看病,主治医生见他可怜,多次请他们到家里

如梦菲记 2025-02-21 17:25:00

1989年一15岁少年带着肝癌父亲到杭州看病,主治医生见他可怜,多次请他们到家里吃饭,男孩和父亲临走前医生留下一个电话,表示有困难就找他,不料纸条遗失,少年只记得医生名字和他家香喷喷的红烧肉,35年后,他终于找到这位医生,表达了迟来的谢意。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光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某些气味在记忆中停驻,对于吴强来说,那是一碗红烧肉的香气,在他的记忆中萦绕了整整三十五年,每当他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个温暖的夏夜,以及那位给予他无限关怀的潘医生。   1989年的夏天,十五岁的吴强本该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憧憬未来,可命运却给了这个瘦弱的少年一记重击,父亲突然病倒了,肝癌晚期的诊断结果像一块巨石,压得这个刚刚迈入青春期的少年喘不过气来。   当乡里的赤脚医生束手无策时,远在杭州的大医院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吴强揣着全家砸锅卖铁才凑齐的五千块钱,扶着日渐虚弱的父亲,第一次走出了生他养他的大山,十八个小时的颠簸,对这个从未离开过山村的少年来说,仿佛穿越了一个世纪。   杭州肿瘤医院的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刺鼻而冰冷,正当父子俩茫然无措时,潘浩医生出现了,这位年近知天命的医者,一眼就看出了这对非比寻常的父子,他不仅仔细问诊、制定方案,更用一颗仁心温暖了这对举目无亲的父子。   在大城市里,五千块钱就像一滴水珠落入大海,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省钱,吴强只能在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菜叶,每天背着父亲在医院的楼梯间往返,那天当他再次背着父亲去做检查时,差点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护士看见,也引起了潘医生的注意。   那个傍晚,潘医生出人意料地邀请吴强去他家吃饭,餐桌上,一盘色泽诱人的红烧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是吴强来杭州后闻到的最温暖的味道,那香气不仅充满了他的胃,更填满了他孤独的内心,从那以后,潘医生常常找各种理由让吴强去他家吃饭,每一顿饭都不仅仅是果腹,更是对这个承受着超出年龄重担的少年的一种无声安慰。   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在父亲病情每况愈下时,他们不得不选择返乡,临别那天,潘医生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郑重地交到吴强手中,那张小纸条承载着医者的牵挂,却在往后岁月的奔波中不知所踪,然而红烧肉的香气和潘医生的名字,却像刻在心底的印记,伴随吴强度过了漫长的三十五年。   回到大山后,现实并未给这个少年太多喘息的机会,照顾病重的父亲、操持家务、种地维生,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岁月如水,悄然流逝,当年的少年已是两鬓斑白的中年人,昔日的艰辛磨砺成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但每当闻到红烧肉的香气,那个夏天的温暖记忆总会涌上心头。   寻找潘医生成了吴强心中的执念,经过多方打听,他终于从医院的一位老职工那里得到了消息,重逢的那天,细雨濛濛,推开门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虽然岁月为他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温暖的眼神依旧如当年般慈祥。   三十五年的光阴,足以改变很多事物,当年那个瘦弱的少年已经长成了沉稳的中年人,而那位意气风发的医者也已是耄耋老人,但有些东西却永远不会改变,比如那份跨越时空的感念,比如那颗始终温暖的医者之心。   看着精心准备的"德艺双馨"牌匾,潘医生笑得像个孩子,这份迟到三十五年的感恩,不仅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对那份医者仁心最好的回报,一碗红烧肉的香气,串起了两代人的故事,也串起了人间最美的温暖。 信息来源:钱江晚报

0 阅读:122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