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学区房:一个母亲的豪赌。
介意三人
2025-02-21 16:46:33
“这房子连独立卫生间都没有,但中介说,买了它,孩子就会进入重点小学。”站在胡同深处的一间30平米平房前,300万,换一张重点小学的门票——这是她人生中最昂贵的一场“押注”。潮湿的墙皮、逼仄的过道、需要排队使用的公共厕所……这些现实与“学区房”三个字的光环激烈撕扯着。而像她这样的家长,正在北京胡同的裂缝里,寻找教育焦虑的出口。林丽是个普通公司的高管,林丽丈夫是清华大学的硕士,现在还没毕业,夫妻俩月收入加起来没超过5万,林丽对自己的实力认知清晰,买不起800多万的学区楼房,靠着老人的补贴也只能买个平房。林丽丈夫和她的意见相反,不同意她买学区房,更不同意她买平房,平房太容易掉价了,很容易砸手里。
0
阅读:2
焚雨走廊毕
30万 换一张重点小学的门票
zhangfeiyu
300万,换一张重点小学的门票。
女神小店铺
月入 5 万的父母,300 万买个学区房,压力也不是很大吧
海豚
现在房价大幅下跌并不是因为下跌了没人买,而是没人买、实在卖不动才不断降价。卖不动的原因就是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预期改变了,大家对未来房地产并不看好,通过投资炒作涨上去的资产一旦预期发生改变,那么就会面临价格快速崩塌,没人接盘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没有人会去投资一个长期看跌的资产,哪怕是刚需也会非常谨慎购房,因为今年买需要50万,明年只需30万,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觉得自住就无所谓,而是会选择等等。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的利好。房子也是消费品,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只有炒房客想着买房升值的才天天幻想房子涨价,整天吹嘘房子。还说什么房价下跌就会对经济不好,你买个车是不是车行还要给你保价啊?不然经济就不好了?不可笑吗?还有就算货币贬值也不代表房价就会涨,这是房吹强行挂钩忽悠大家的。现在钱是更值钱了,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