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中国教育最大奇迹:战乱中培养出两位诺奖得主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在战火中被迫南迁,最终在长沙组建了长沙临时大学。 次年,因战事蔓延,学校再次迁往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由三校合组而成的大学,在动荡的岁月里传道授业,直至1946年抗战胜利后才宣告停办。 西南联大的八年办学,为中国培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他们中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74位两院院士,以及众多在各领域叱咤风云的人文大师。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国民政府仍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他们给予西南联大充足的经费支持,但因通货膨胀加剧,即便有政府援助,联大师生的生活仍十分拮据。教授们不得不变卖家当、典当衣物来维持家用,学生们则常年穿着单一的衣衫,食不果腹。 即便物质条件如此匮乏,西南联大的师生依然矢志不渝地投身教学和科研。他们在教育部历年的学术评奖中屡创佳绩,尤其是在理工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严苛的毕业要求和一流的师资队伍,是西南联大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学校规定,学生必须通过二三年级所学专业课程的考核,并完成课外实习,方可毕业。 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下,西南联大共培养了8000多名毕业生。他们中涌现出无数学术大师和社会栋梁,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西南联大的不朽传奇。更多优质深度好文可到-h5/quality-list?enter_from=erchuang榜单阅读
有史以来中国教育最大奇迹:战乱中培养出两位诺奖得主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
思真娱娱
2025-02-21 15:48:41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