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就提到过这个问题,现在更加感同身受了。行业现状是,哪怕同一品牌同一车型,同

颖媛聊汽车 2025-02-21 11:22:46

之前我就提到过这个问题,现在更加感同身受了。行业现状是,哪怕同一品牌同一车型,同一总成下面的零件都非常庞杂纷乱,把一款车的三个年款放一起,你会有种感觉,这车简直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时候不拆开都不知道到底用的哪家供应商的件。

以往汽车行业通常是AB供,也就是同一个零部件或总成,A为主供应商,B为辅供应商,这样可以更好把控供货质量,也能抗住供货风险(假设A供所在地刮台风了,B供能及时顶一顶)。现在呢,车企年年压上游的价、搞竞标,为的就是降低成本打价格战,所以同一零部件,可能今年还是AB供,明年就是BC供甚至CDE供了。无他,就是CDE的价格比AB便宜,满足降本要求!

其实这两年的价格战之前,车企每年也会向上游发出降价要求,这是行业规律,但那个时候行业利润率OK,大家都有利润空间,压价也不会太狠,通常是3%~5%;若某零件的技术工艺/成本优化有了大的进步,那就要求降8~10%,这是比较良性的市场行为。

可如今,哪怕是没什么技术飞跃的领域比如座椅啊装饰件啊空调系统啥的,动不动也要搞10%的年降指标。很多供应商玩不下去就撤了,但敢于降低品质甚至踩踏制造业底线的供应商,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车企频繁更换供应商也成了常态——这就是为什么修车的时候,不拆开都拿不准一辆车到底用的哪家零件,想要换到同供应商的原厂件也成了一件麻烦事。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新车价格再降一降,让消费者一眼好,赶紧下单,却无形中将更多的用车成本和风险转移到了后期用车当中。

0 阅读:0
颖媛聊汽车

颖媛聊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